編按:我們並不是說亞馬遜的做法是唯一正確的。很多成功、績效傲人的公司運作方式和亞馬遜完全不同。但話說回來,以成長的程度、發明紀錄、開創核心業務之外的新業務及影響力而言,能和亞馬遜並駕齊驅的公司並不多。(本文摘自《亞馬遜逆向工作法》一書,作者為柯林.布萊爾Colin Bryar等,以下為摘文。)
鼓勵員工著眼於長期的報酬
不管是對整個組織或是組織中的個人,亞馬遜之道的實踐並不容易。在單一執行團隊裡工作也許壓力很大,而且組織在建構之時就必須留下自主的空間。逆向工作法則要求個人必須以敘述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想法,並接受其他與會者的批評。對學習傳統評估方法的人來說,對投入指標可能不熟悉。再說,西方的公司往往把薪酬和短期目標連結,很少採用像亞馬遜那樣的員工認股權制度,以鼓勵員工著眼於長期的報酬。
要找致力於不斷創新的人
但是,對公司及個人,實踐亞馬遜之道的回報是明確的。亞馬遜明白宣示,公司要找的人是秉持顧客至上原則、把眼光放長、致力於不斷創新的人,不是在短期內想要賺大錢或是取得特定頭銜的人。亞馬遜的文化支持願意大膽冒險,而且對任何員工提出來的意見抱持開放的態度,不管他們屬於哪個階層。亞馬遜鼓勵員工在時間的龐大壓力之下接受艱巨的挑戰,從而得到可能的最佳結果,讓人從中得到莫大的成就感。通常,這麼做也為公司帶來優異的結果。
失敗,不是「某一個人」的失敗
即使事與願違,一個計畫沒能實現目標或是一敗塗地,如果當初依循亞馬遜之道的實務與原則,公司不會因此解雇負責人員或是羞辱他們。公司看待失敗,不是某一個人的失敗,而是一個團體的失敗、某個流程的失敗或是系統的失敗。失敗涉及很多人,絕非一個人所為,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提供意見、使想法成形,也同意這麼做。
對亞馬遜來說,失敗通常只是代表一個實驗沒能成功,但可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然後知道怎麼改變和改進。常常,失敗只是一時的,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建議
別用PowerPoint來討論複雜的主題
在領導團隊會議上開始使用6頁報告,並撰寫新聞稿和常見問答。 這幾乎是馬上就可以做的。當然有人會抗拒或抱怨,但我們認為這麼做很快就能看到結果,總有一天,公司領導人會說:「我們已經回不去了,無法像以前那麼做。」
建立抬桿者招聘流程
現在,不是只有亞馬遜這麼做,就我們所見,很多公司也採用這種方式。一旦確立訓練過程,很快就能實行這個流程。這種做法能增進招聘品質,讓所有參與的人都能學習,能在短期看到成效。從長遠來看,這麼做也可以減少不適任員工的數量,增進每一個團隊及全公司的思維品質和績效。
把焦點放在可控制的投入指標
亞馬遜一直致力於尋找可控制的衡量指標,以對產出指標(如每股現金流)造成最大影響。這麼做並不容易,需要耐心的嘗試錯誤,才能找到最能控制結果的投入指標。請注意,強調投入指標並非忽略產出指標。亞馬遜依然很重視每股現金流。
組織結構轉向,變成能容納由單一領導人帶領的自主團隊
如第3章所述,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謹慎管理,而且必然會引發種種問題,如關於權威和權力、管轄權和「地盤」。你還必須小心妨害組織自主的依賴性和障礙。但是,這是可以做到的。就從產品開發團隊開始,然後擴大進行。
修改領導人的薪酬結構
鼓勵他們長期投入,決策也著眼於長期。避免有太多的「特例」。各部門領導人的薪酬給付基本原則必須相同。
明定公司文化的核心要素
如亞馬遜最注重的就是長期思維、顧客至上、渴望發明和卓越經營。將這些要素融入每一個流程、每一次討論當中。別認為只要公布這些要素,就會有重大影響。
訂定一套清楚的領導原則
這些原則的制定需要許多人參與與貢獻意見。別把這個任務交給一個小組去做或是外包給企管顧問。此事必須親力親為,切磋節。還得不時檢討,並在必要時修改。最後,就像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面,讓這些原則融入工作流程,從人員招募到產品開發,都得依循這些原則。
描繪你的飛輪
公司的成長動力為何?請畫出來,並說明每一股動力的作用。評估你做的每一件事,看此事對飛輪動力有何正面或負面影響。
最後,請記住本書開頭說的:我們並不是說亞馬遜的做法是唯一正確的。很多成功、績效傲人的公司運作方式和亞馬遜完全不同。但話說回來,以成長的程度、發明紀錄、開創核心業務之外的新業務及影響力而言,能和亞馬遜並駕齊驅的公司並不多。因此,至少你可以想想,實踐亞馬遜之道能為你的公司帶來什麼助益,更重要的是,你的顧客能得到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