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橫掃地球,卻夢想火星!」你如何評價年度風雲人物馬斯克?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2-01-02

瀏覽數 20,700+

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Flickr by NVIDIA Corporation
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Flickr by NVIDIA Corporation

身為世界最富有的人,馬斯克大概是最特立獨行的。他的投資眼光不放在矽谷投資者關注的加密貨幣、NFT、金融領域,雖為矽谷不常見的工程師執行長,他的投資品味與工作興趣更像推動未來,而不是單純「促進經濟」。他看到的未來,似乎幾十年前就不太一樣。時代雜誌選他為2021年風雲人物並這樣形容:「當他橫掃全世界,卻夢想移民火星。」

推出電動車時全世界反對,但現在成為風潮

許多人看到特斯拉股價與成功推動電動車,幾乎忽略特斯拉2012年推出第一款電動車Model S,而這台 Model S也證明電動車足以與最好的油車競爭。當時整個市場只有特斯拉埋頭做電動車,與現在福特、賓士、BMW 都跨入或承諾跨入電動車市場不可同日而語──連當初想推廣氫氣車的豐田都先把電動車納入版圖再說。

這景況十年前沒人能想像。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說:「很長一段時間,其他公司基本上都把我當成傻瓜或騙子,他們認為電動車不行,因續航能力跟性能都有限制,做出來也沒人會買。」

台灣今年有40座特斯拉超充站。取自特斯拉官網

台灣今年有40座特斯拉超充站。取自特斯拉官網

馬斯克2004年靠著賣掉PayPal的財富投資特斯拉,並成為董事長,從此就一腳踏入電動車大夢。當時許多分析師不看好特斯拉,是因電動車很可能直接顛覆供應鏈、消費者等長期產業累積的「常識」(這些也是分析師質疑Apple Car的原因)。

馬斯克如此回應:「沒和我一起工作的人不會理解,我是工程師,其他公司資源資金都比我多,特斯拉與SpaceX如何成功的?我才是其中關鍵。」他自曝一週工作七天、工時80~90小時,且名下沒有房子、沒有船也不休假。

工作模式瘋狂忙碌,人生似乎只為了研發而活

這種超級工作狂模式,無論誰都吃不消,雖然「讓員工上班聽音樂」信件在網路瘋傳,但與馬斯克共事基本上就是高壓、急迫、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據說他會想盡辦法時限內解決所有問題,同時也不喜歡浪費時間。他曾寄信給管理階層表示:「指出錯誤或問我你還需要哪些資訊,不然就執行指令。」三大項目,如果任何主管做三種反應以外的事,他就直接請主管離職。

由於特斯拉生產效率好多年不如預期,有供應鏈管理人員表示,馬斯克的高壓管理風格導致員工流失率高,同時每推出新產品,員工都因換一批新人而必須重新訓練。也有人表示,馬斯克做決定速度很快,但朝令夕改也不少,這部分特質在許多思考快速的經理人身上經常看見。


但馬斯克喜歡突破極限,並願意身體力行。他每週花大量時間在SpaceX與特斯拉間穿梭,並嘗試協助解決工程問題細節。他自認這是他與貝佐斯最大的差別:「貝佐斯似乎不願意花力氣研究工程細節,但這些細節決定了勝敗。」

馬斯克說:「我很擅長科技發展與工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我就擅長這個。我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但我很會做工程、研發科技。」

但每個人都有極限,特斯拉早期董事會成員羅瑞.約勒(Laurie Yoler)說:「有時候馬斯克Twitter看起來像疲勞和睡太少的產物。」馬斯克自己說:「我的推文大多是大便時寫的。」

不愛Web 3.0跟元宇宙,眼光放在更遠的地方

如果拿工作模式跟亞馬遜貝佐斯比,就也有把馬斯克對人類的願景與前Facebook、現在叫Meta的創辦人馬克.祖克柏比較。2021年中馬克.祖克柏跨入元宇宙領域,加上Facebook曾想發行虛擬貨幣Libra但沒成功,不過現在推出Novi打算進軍NFT領域,也算跟Web 3.0攀上一點關係。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但馬斯克完全不同,直接表示需要戴VR/AR 頭盔的元宇宙讓他不能理解,也認為Web 3.0現在還沒有脫離行銷術語範圍。直接槓上2021年兩大火熱話題,人們再度想起他的老冤家馬克.祖克柏,這兩人對未來的想法也南轅北轍:馬斯克似乎更像科幻小說家,祖克柏則想讓全人類都進入數位世界──或「母體」。


從人工智慧開始,馬斯克與祖克柏就水火不容,祖克柏挾著強大個資建立的演算法朝AI之路邁進,馬斯克則讓AI朝「實用」方向邁進:如眾多分析師吐槽「過度宣傳」的自駕功能。但兩者爭執在馬斯克藉劍橋分析事件後,直接找理由把特斯拉與SpaceX的Facebook專頁刪除,至今沒有回復──你在Facebook看到的都是粉絲建的專頁,而不是官方Facebook。至此兩者再沒有明顯交集。

綜觀馬斯克那場針對元宇宙的訪談,他講的是許多人對VR/AR頭盔的暈眩感,且不認為有人想整天戴著螢幕在頭上;與其說看不起,不如說工程師魂發作,認為現在設備還沒進步到某程度,談人們會沉浸「元宇宙」還為時過早。

腦機介面的科幻想像真的難以實現嗎?

但電動車、宇宙火箭並不是馬斯克想像力的終點,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才是更激進的科幻想像,甚至比元宇宙概念還先進。2021年12月6日WSJ執行長研討會,主持人讓馬斯克各用60秒闡述SpaceX、特斯拉、Boring Company、Neuralink四家公司,唯獨講到Neuralin 時,馬斯克特別要求多給一點時間。

今年4月Neuralink在YouTube上傳Monkey Mindpong影片,3分27秒就是看9歲的猴子看電腦螢幕打乒乓球,牠已植入Neruralink 6週。即使許多學者認為像《攻殼機動隊》的腦機介面並不現實,甚至用侵入式植入大腦晶片極度危險,但馬斯克仍堅持這條路。

目前Neuralink尚在等待美國FDA批准2022年的人體實驗,許多人認為腦袋上開個洞裝晶片的想法太恐怖,但其實這領域與VR頭盔一樣,許多年前就有人涉獵──只是馬斯克重新帶起風潮。

日前有間2017年成立,也在研發腦機介面的公司Syncrhon 漸凍人患者實驗大獲成功,裝上腦機介面的漸凍人患者O’Keefe用「意念」推文:「Hello World!」,這推文成為世界第一則腦機介面推文。


現在你還會說,腦機介面對人類太不現實嗎?

本文轉載自2021.12.30「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