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8年總統馬英九曾經出面,力主整併轉型的記憶體DRAM產業嗎?當年整併未果,10年之後的台灣記憶體廠家,是否已然起死回生?
戴著斗笠的老農,站在農地裡擔憂地望著眼前農地,那是一株株結實纍纍、彎低了葉桿的稻穗,即將收割、本該歡喜的這一刻,老農卻無比憂心,因為供需失衡,價格跌落,恐怕豐收卻虧損。
穀賤傷農,總是農業經濟難題;雷同的故事其實也在科技業發生,貨多價跌,總是記憶體晶片製造業永恆的夢魘。
「記憶體IC」,主要功能為儲存資料,功能相對單純,技術推進帶來的優勢不明顯,以致受景氣影響劇烈,每隔幾年就遇得一波起落。
傳統標準化記憶體,抗跌難
記憶體IC細分兩大類,分別是斷電後資料將消失的「揮發性記憶體」,包含熟知的 DRAM(動態隨機記憶體)等,以南科、茂德、力晶(力積電)為代表;以及斷電後資料繼續儲存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包含快閃記憶體 NOR Flash等,以旺宏電子為代表。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