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現代農夫不容易!想餵飽人類,未來食物要多用化學藥劑,還是「天然尚好」?

「有機」不等於自然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1-12-12

瀏覽數 17,400+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編按:1960年代的綠色革命,結合高產量農作物品種和農業技術,提升全世界穀物產量,讓數千萬人逃過餓死的命運。但也有一派認為,地球已經被人類超量掠奪,人類應該學習如何在限度內生活。(本文摘自《巫師與先知》一書,作者為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以下為摘文。)

維護土壤和生態系的精品農場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洛伊德·尼可斯(Lloyd Nichols)在芝加哥歐海爾機場(O’Hare Airport)的機坪地勤工作。之後,他工作的航空公司被另一家併購,然後又跟另外一家航空公司合併,這讓他的同事經常被裁員。他在航空產業的未來顯然相當有限,而他告訴我時,現在回想起來,這很可能和他投注在花園上的心思有關。

尼可斯一向喜歡照料植物和動物。隨著時間過去,花園規模越來越大。他早上到機場前會花幾小時翻土,回到家後又除草到天黑。他聽說新品種或新作物時,就會試著種種看。洛伊德需要更大的空間,所以1977年帶著太太朵玲(Doreen)和小孩搬到伊利諾州西北部馬倫哥(Marengo)一片400公畝的土地上,其中160公畝當成花園,當時他才33歲。

他每天花1小時來回,每星期5天,就這樣通勤了幾年。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辭職當自給農民,類似像走進花園,摘些萵苣、櫛瓜或番茄,一小時後在餐桌上享用新鮮蔬果。洛伊德和朵玲種了一些蘋果和杏桃樹。他的產量很快就超過家人的食用量,所以他把多餘農產品裝上貨車,帶到芝加哥附近剛設立的農民市集銷售。最後他還買下附近的土地拿來種菜。不久之後,他就有了一些在芝加哥高級餐廳當主廚的顧客。所以當航空業的混亂讓他失業時,他心想,好吧,或許可以試試做這個。

他們一家人週末分頭帶農產品到不同的農民市集銷售。但隨著銷售量上升,洛伊德家裡人手吃緊,最後必須顧人來幫忙——接著他必須顧更多的人來幫忙那些來幫忙的人。

我造訪那裡時,尼可斯農場已經擴大到2萬多公畝,有8棟農舍,裡面放置以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供電的冰箱。這個農場雇用了11個全職無休的工作人員和30多名按季節排班的員工。他們種植的作物大概有1000多種。有一面牆上是手寫表格,列出所有作物和目前的栽種紀錄,其實就是非數位形式的試算表。

「有機認證」就代表對植物好?

尼可斯開著某種高爾夫球車帶我參觀農場。他顯然也是那種擁有無限精力和熱情的人。當我想在顛簸的車裡快速記筆記時,他以更快的速度滔滔不絕地講著。他說他小時候看父親的《防護》(Prevention)雜誌時就知道羅德爾和霍華德,也多少依據他們的理論耕作,因為他喜歡讓作物在肥沃的土壤裡長大。但他不願意說自己的農場是有機農場,也不想取得有機認證,因為他不喜歡讓什麼標準委員會告訴他該怎麼做;他說:

如果我需要用某種化學藥劑,即使不在他們的許可清單內,只要對植物好,我就會用。

我被這裡迷住了。尼可斯和他的農場實在很有趣。我在加州、路易斯安那州、麻州和北卡羅萊納州造訪過的人和地方,還有到印度、泰國和巴西等地看過的農場,大多剛剛成立不久,也都是這個樣子;主人的熱情非常平易近人又深具感染力。

產量有限,如何解決未來糧食問題?

不過他們在現在和未來食物系統中扮演的角色就沒那麼外顯了。尼可斯極力維護土壤的肥沃程度和土壤支持的農場生態系健康,這一定可以激勵佛格特(編按:佛格特是環保人士,認為生態研究已經透露地球無可逃避的限制,並指出如何在限度內生活。在本書中代表「先知」)。但在此同時(尼可斯馬上就指出),他的食物比工業化農場生產的超市食物貴。他就像訂製家具師傅一樣,只能為有限的顧客製作美麗的東西。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巫師會同意這樣沒有錯,但不要期望這種方式能在養活100億人的任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全球收成加倍,就不應該把心力放在精品農場上,無論它有多迷人。不過這只是我的想法。

「有機」這個形容詞可能不適用於尼可斯農場這類事業,因為它們並非完全遵守正式認證規則。更重要的是這代表它們是「自然」(natural)的,而不是依據科學資料建造的場所。要經營這類農場,必須具備植物、生化、土壤、經濟、法律、文化等多方面不斷交互作用和改變的知識。這樣的結果產生一種奇特的世界性實體,同時受當代科技和它們(大多)反對的化學公司產品影響。

採用農業機械和化學藥劑的農場

尼可斯帶我去造訪他的鄰居哈洛德·海因堡(Harold Heinberg)。海因堡擁有略大於500公頃的小麥和玉米田。至少就我這個外行人看來,他的作物相當漂亮。我走在玉米田間時,尼可斯和海因堡躲在穀倉的陰影下,開心地聊著。他們是交情不錯的鄰居,但兩人的農場算是在不同的國度。尼可斯農場有40幾個工人和1000個品種的作物,而海因堡農場卻只有1.5個工人——他兒子是卡車司機,沒有工作時才會來幫忙——作物品種只有兩種。實際做事的是總值100多萬美元的農業機械和一連串化學藥劑,每種藥劑都依照精確的時間表施用

海因堡讓我走近他放置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等機器的倉庫。這些複雜精細的機器展示了巫師的高超技巧。有些機器的輪胎跟人一樣高。一張工作檯上擺著滿是灰塵的筆記型電腦,開著試算表,這個資料庫跟尼可斯倉庫裡的試算表沒什麼不同。

哪個生產力比較高?

這兩個農場裡哪個生產力比較高?巫師和先知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所以答案也會不一樣。對巫師而言,這個問題代表:哪個農場平均面積生產的熱量比較多(依照韋弗的說法,是「可用能量」比較多)?

先知對這個說法惱怒地拍著額頭。對他們而言,若完全以生產熱量(可用能量)評估農耕方式,正好展現了化約思考的缺陷。這種思考方式不考慮過度施肥、棲地減少、集水區惡化、土壤侵蝕和硬化,以及殺蟲劑和抗生素使用過度造成的損失,不考慮鄉村聚落的破壞,也不考慮糧食是否美味和營養。這就像完全以油耗率評估汽車,但不考慮安全、舒適、可靠性、廢氣,以及民眾買車時可能考慮的其他因素一樣。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遠見陪你智慧行,閱讀有禮送好箱

歧見:農業的本質及最好的社會形式

困難的是這兩種主張各有道理。實際上,兩者的歧見在於農業的本質以及最好的社會形式。

觀點一:農業是苦工

對布勞格(編按:布勞格也是環保人士,認為科技只要運用得當,就能協助人類走出困境。在本書中代表「巫師」)而言,農耕是一種有用的苦工,應該盡可能地簡化縮減以求最大化的個人自由。

布勞格自己的人生就是個例子:他的家庭買進拖拉機,讓農場機械化之後,他才能脫身到學校上學,進而改變世界。農場是個跳板,是重要的基地,但也是羅網。霍華德式的農場或許相當近似自然生態系,但同樣陷在其中,無法超越它的極限。

觀點二:農業強化人類和地球連結

相反地,對佛格特派而言,農業的重點是維持生態群集和人類聚落,這些群集從1萬多年前第一個高斯反曲點以來就一直撫育著人類。農業或許是苦工,但也強化人類和地球之間的連結。這兩種主張就像歪斜線,根本不在同一個平面上。

科技可以解決一切,生態惡果是誤解?

對此,巫師想說的其實是「且慢」:單位面積熱量才是最基本的東西!要記得民以食為天!畢竟要養活100億人的世界,一般農業種植的玉米是不夠的,必須像海因堡農場那樣的工業化營運才能提早適應改變。只要能改用新種子、加買機器,就可以提高產量了。

對生態惡果的擔憂是誤解,新科技一定能解決或避免這些惡果。對聚落和連結的擔憂都不重要——就像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三分錢歌劇》(The Threepenny Opera)裡說過:

先吃飽再來談對錯。

先知卻堅持這麼說不對:就算霍華德式農業有能力因應這些壓力,但有機農民也擁有大刀闊斧的替代方案——馴化新的穀類物種、混合一般作物和野生相近物種,甚至改種全新的作物。

政府政策:推廣取得機械而不是勞工

尼可斯的鄰居海因堡可以運用伊利諾州和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的許多獎勵和補助,包括土地稅優惠、折舊寬減額、作物補助等。不過尼可斯卻沒辦法取得這些,因為他種的作物大多不在州政府的適用作物清單內,而在清單內的作物面積又不足以取得補助。就官方的法規而言,他的農場有跟沒有差不多。他告訴我:「我經營這個農場40多年來從來沒有接受過補助勘查。」他指出,許多補助的用意是推廣取得機械,而不是勞工。即使他可以用特別的低利率貸款購買聯合收穫機,但卻不能用來雇用人類。

這些政策並非偶然,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政府大多刻意引導勞工離開土地(但共產中國一向例外)。農事被視為「落後」和「不具生產力」。他們的目標是讓農場整併和機械化,藉以提高收成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勞工成本。那些農地裡不再需要的大量農場工人可以遷移到城市,在工廠裡獲得薪水更高的工作。

理論上,留下的農場主人和新來的工廠工人都會賺得更多,前者可種植更多更好的作物,後者則可在工業界取得薪水更高的工作。整個國家也將受益:工業和農業產品出口量增加、城市裡食物更便宜、勞工來源充足。

缺點一:離鄉背井的家庭

當然這也不乏缺點: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出現大批離鄉背井的家庭。但在許多地方,包括大多數已開發國家,農村人口大幅減少。舉美國的例子來說,勞動力受農業雇用的比例從1930年的21.5%減少到2000年的1.9%。

與此同時,農場數量則減少將近2/3。現有農場的平均面積增加將近2/3,所以農場主人更專注於出口到世界市場。因為政策鼓勵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加上增加出口的法規依然有效,所以尼可斯這類農民可以說是逆勢而行。

缺點二:無法重視土壤

對佛格特派而言,最好的農業應該要最重視土壤,但當大量種植單一作物時,這個目標卻很難達成。不過像尼可斯這樣種植多種作物時,一定需要更多人來照料,所以尼可斯把食材賣給富有的饕客,用來雇用更多勞工。

因此要真正推展這種農業,必須讓父母和祖父母已經離開鄉村的人回流。但若要讓這些工人擁有不錯的生活,還將必須進一步提高成本。在某種程度上,借助可以節省勞力的機械化是可行的,但就我訪問過的小農都認為不可能把勞動力縮減到大型工業化農場的程度。因此,鼓勵運用勞工的法律制度必須徹底改寫,整個系統才可能成長。可是這麼龐大的社會協調改變不容易達成。

《巫師與先知:兩種環保科學觀如何拯救我們免於生態浩劫?》,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著,甘錫安、周沛郁譯,衛城出版

《巫師與先知:兩種環保科學觀如何拯救我們免於生態浩劫?》,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著,甘錫安、周沛郁譯,衛城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