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中,我回來了!」

林政忠
user

林政忠

2003-05-01

瀏覽數 21,050+

「台中,我回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5月號雜誌 執行力大帥 統領鴻海──郭台銘

走在中部地區,一定要比平常注意。

清晨七點的大坑登山步道,如果有一位赤腳登山、滿頭白髮的中年男子和你親切地打招呼,他應該就是日月潭涵碧樓的老闆、鄉林集團的董事長賴正鎰。

如果在鹿港街上遇上一位貌不驚人、始終帶著微笑的老伯,他可能就是統領二十四萬製鞋大軍、開拓全球球鞋帝國的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

有機會到台中縣大甲鎮,除了看媽祖廟之外,可能會看到一位很像王永慶的老先生在騎捷安特腳踏車;原來是腳踏車業全球排名第三的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

這就是大台中,一個平凡、真實,卻又充滿商機的地方。

近來,景氣自谷底翻升的跡象,明顯反映在台中的房地產市場。

相較於台北居高不下的房價,長期在中部地區從事房地產的賴正鎰指出,「台北要價新台幣1000萬元的房子,在台中300萬元就夠了。最近一年,台中突然湧入三、四萬人來置產,已經好久沒有這樣活絡的感覺了!」

十年前,台中建商家數一度曾高達一千兩百多家,不過因為過度擴張、供過於求的衝擊下,房價嚴重受挫,對業界造成一大打擊,業者莫不引領企盼春天的到來。台商的回流已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台商會回來的,因為他們的根在這裡!」賴正鎰樂觀地表示。

新竹的下滑、台中的爬起來

這股台商回流的現象,在中部地區傳統產業企業家的聚會上尤其明顯。不管是中菁會或磐石會,其中不乏早年前往大陸發展、如今衣錦還鄉的台商企業家們。

由六十三家中部中小企業組成的磐石會,3月間風風光光舉行交接典禮;成員中有三十七家上市櫃公司的老闆,他們的身價以股票總市值計算,超過1500億元。

磐石會新任會長、立隆電子董事長吳德銓會場中表示,明年將把會員數提升至八十家,上市櫃公司成長為五十家;台下響起一片掌聲,來賓則是各路政商精英共聚一堂,誰也不敢小覷這群從台中發跡、轉戰大陸,格局更寬廣的傳產企業家們。

相較於兩年多前,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及美國九一一事件影響,竹科員工總數減少近四千人,營業額也下滑逾2200億元。許多當日參與磐石會的投資專家忍不住讚歎,「太神奇了,新竹的下滑,台中的卻爬起來了!」

「我們也沒想到傳統產業現在會那麼紅。兩年前是求人家來報導我們,現在是求人家採訪不要排那麼多,」瓶蓋生產數量全國第一的宏全協理謝泓隆笑著指出,如此受到矚目,是三十三年前宏全做家庭代工時,想都不敢想的事。

誰也沒想到,立隆二十七年前也曾面臨,「製造部門不知道明天要生產什麼的窘境,」吳德銓指出,立隆八年前進軍大陸後,年營業額即從4億5000萬元成長至今25億元,總員工數也從兩百八十人增加五倍多。

一齣齣「台中,我回來了!」的戲碼正在許多中部的傳產企業上演著。

這群從傳產企業的困局中走出來的蕃薯企業家們,紛紛開創出立足台中、前進大陸、放眼全球的格局,相繼寫下「台灣第一」「亞洲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的新紀錄:例如全台灣輪胎產銷第一的正新企業、產銷大陸第一品牌達芙妮女鞋的永恩集團、全亞洲第一的成霖水龍頭和球鞋生產全球居冠的寶成工業等等,都是令人稱羨的「台中」奇蹟。

在這一波回流台中的熱潮中,有的企業是回台灣籌設營運總部。例如寶成斥資30億元在台中設立「研發總部」,全力打造寶成「球鞋帝國」的首都。(頁180)

全球健身器材銷售量第六大的喬山健康科技董事長羅崑泉,也斥資上億元在台中縣大雅鄉興建足以眺望大度山脈的研發總部,象徵喬山立足台中、放眼全球的精神。

也有的企業是為了建構兩岸價值鏈,又再回到台中老家。例如和大工業就將大陸納入協力體系的一環,生產低階的機車零組件,台灣則專研高階且高附加價值的汽車零組件。

成霖則花十三年的時間,建立起台灣台中與大陸深圳綿密的價值鏈,將新產品研發量產的效率提升一倍,開發時程則大幅縮短一半。(頁182)

還有的企業回流台灣,則是著眼於島內金融體系完善、便於籌募資金。去年在大陸地區腳踏車銷售量高達一百一十萬台的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就坦言,「在大陸賣東西很簡單,不過收錢很難。」

兩年前進入大陸江蘇設廠的彰源企業董事長張炳耀也認為,大陸不只人治色彩重,金融體系也不完善。

早年中部地區外移大陸設廠的企業,如今紛紛成為國際著名的產業,從所謂的「中國概念股」搖身一變為「中國收成股」,隨著股市話題的炒作,資金的募集不成問題。

磐石會召集人、優笠發副董事長謝平上直指關鍵道出,許多企業會選擇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其實是受到大陸地區金融不流通的影響。對於時常需要資金運籌的中小企業而言,健全有保障的金融體系,成為台商回流的優先考量。

產業的根在台中

為什麼這群發跡中部地區的傳產企業,對自己的故鄉特別青睞?

1992年就在大陸昆山布局、塑造捷安特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的劉金標很早就看出這種趨勢,大陸開放以後,台商雖然去大陸,但很多都會回流。

「巨大腳踏車全球年產量四百七十萬台,但國內卻賣不到二十萬台,所以跨足全世界是當今趨勢,而中國大陸絕對是我們國際化的一環,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但是劉金標卻更看好台中正處於新興發展的階段,大台中地區是設立全球營運總部最好的地點。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巨大的策略是把制高點提高,且要根留台灣。「總部在台灣、研發在台灣、高級製造中心在台灣,創新、高價值的都在台灣,」巨大總經理羅祥安說。

他的考量有兩個出發點:一是產業的根和感情的根都在台中;二來是台中的未來潛力無可限量。

早期如台中精機、楊鐵、力山工業等公司的發展,讓中部地區成為台灣機械工業的重鎮。這些人大多是學徒出身,黑手起家後,建立自己的加工廠,到最後發展成中小型工具機廠,多年來奠定中部地區相互扶持的協力體系,將中部地區建構成一個經濟共同體。

創業三十七年的和大工業就是一個例子。機械聚眾效應與黑手師傅共同搏感情的基礎,使得和大在中部地區的協力廠商就高達六十多家,構成綿密的中衛系統。

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就主張,高階的核心技術一定留在台中,但要將大陸工廠納入和大協力體系的一環,建立台灣發料、大陸代工、再由台灣組裝的營運模式。

情感的根在台中

在中部發跡的台商,對大台中地區有份難以割捨的情感。

例如羅崑泉雖然是嘉義縣人,但年輕時就讀台中師專的背景、以及他的夫人何月欣是台中在地世家,都埋下羅崑泉與台中的不解之緣。更是日後喬山情定台中、在大雅鄉設立營運總部的原因。

每逢假日,羅崑泉夫婦常漫步在大坑步道。遙望整座台中平原時,他們常回憶起創業二十八年來,由啞鈴鑄件、運動器材代工、拓展大陸,到全球品牌行銷的過程。一路走來,彷彿一幕台中產業的縮影。

有人說,中部是黑手的故鄉。因為製造業與工具機械業盛行,造就早期台中產業「客廳即工廠、親戚即員工」的特色,像宏全和寶成就是很好的例子。台灣瓶蓋產量第一的宏全國際,二十七年前就是由現任宏全總裁曹世忠和姐夫戴清溪等四個共同人籌資400萬元,在彰化老家的一樓客廳創業而成。

曹世忠一再強調,宏全能有今日,一定要感謝老董事長戴清溪,因為他的努力打拚,才有宏全今天的成就。

因為感念戴清溪的創業,曹世忠將董事長的位子讓給戴清溪的兒子戴宏全,自己則兼任集團總裁與總經理。

宏全瓶蓋業務目前不僅是「台灣第一」,更放眼將在大陸每座城市設立據點,預計未來十年內完成三十個據點,奠下「瓶蓋帝國」的基礎。

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則是發跡在鹿港的寶成集團,低調而樸實的特質,充滿在地風味。

鹿港地區出過許多大企業家,包括顯赫的辜家、宏?的施振榮與華碩的施崇棠。但是鹿港鄉親最常見到的,還是以傳產製鞋起家的寶成家族。

光復前後的蔡氏兄弟就在鹿港老家跟隨父親蔡裕元,清晨四點出發,到附近鄉鎮收取農民閒暇時編織的手工品。常常天未亮就出門,回到家時已經是大半夜了。

三十四年前,寶成就從鹿港小鎮的編織鞋面店起家,員工十人、資本額50萬元。打下「球鞋王國」前,也曾被銀行拒於門外,申請股票上市時,還被人指著說,「已經是夕陽產業了,還要上什麼市?」

「一切容忍」這句話,則是「球鞋大帝」、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對父親蔡裕元印象最深的庭訓。蔡裕元甚至告訴兒子,「就算別人吐痰在你臉上,你要抹掉,也要轉過頭去!」這種勇氣與毅力成為寶成集團最大的寶藏,也成為蔡家在全世界開疆闢土時最大的動力。

逢甲大學企管系副教授蔡千姿就指出,「台中地區已形成一個專業的產業區域,這是中部的特殊優勢。」而這種特殊的產業網路也建構出中部地區特殊的「搏感情文化」。

九二一大地震時,同樣是受創戶的和大工業,就體認到協力體系是一個經濟共同體。除了以資金和技術協助六十多家協力廠商在最短的時間復原外,董事長沈國榮更義無反顧地以個人名義向銀行擔保1200萬元,貸款給二十多家的協力廠商。

至於會不會擔心跳票?沈國榮率直地表示,「沒什麼好擔心的,黑手就是比較講信用、重感情。而且我們已經合作很久了,大家彼此都很信任。」

中部特有的產業聚落與情感聯繫,加上便利的生活機能,讓台中處處充滿希望。

未來的潛力在台中

根據經建會住都處的統計,雖然台中面積不大,但人口密度占全國第三位,每年人口遷入比例1.82%,居全國之冠。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袁鶴齡也指出,台中市每戶所得及消費能力更從三年前的全島第六位提升至第三位。

此外,台中市近三年平均每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僅0.2%,遠低於台灣地區的平均值1.05%。在在顯示台中未來產業發展的潛力。中科效應在土地價格的波動中可以看出;台中市建築開發工會總幹事李中也指出,「位於中科附近的一塊用地,去年10月每坪以8萬5000元流標,今年則跳開到每坪11萬元!」。

台中市政府4月時辦理八期重劃區七筆抵費地標售,更出現近八年來難得一見的盛況,有三十三標投標,其中一筆更出現十五標搶標局面,結果是以一坪高出底價6萬元標出。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歸納分析,台商回流因為一方面政府對於在台設立營運總部提供免稅的優惠措施;一方面則是相較於十年前,現在的台中房價低、勞力充足、人口素質平均、生活機能完善、工具機械與協力體系基礎扎實,加上國際機場、三通、高鐵、中科等預期誘因下,加速這股回流的趨勢。

至於三通後能否幫助台中產業的發展?賴正鎰認為,三通後台中因距離廈門、上海最近,台商會把營運總部設在台中,這對於發展台灣以及中部地區的產業會有相當幫助。

袁鶴齡的研究則指出,兩岸直航後除了每年可節省通信郵電與航運成本達數十億美元之外,更可拓展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活絡國內民航產業。如此一來,擁有台中港與清泉崗機場的大台中都會區,在兩岸經貿互動的地位與重要性上不容忽視。

一位台中在地的業者指出,三通應該是有利於全台灣的發展,不見得是獨厚台中。而且配合高鐵完工後,則能縮短台灣城鄉距離,對台中的發展更有利。

整體而言,中部地區的業主對於這些誘因皆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但是私底下也憂心地透露,三通和國際機場都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預期結果還是具有風險性。

不過,他們認為,台中已經學過一次教訓,不會再重蹈十年前投機行為的覆轍,以免造成房地產套牢、景氣下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