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六成三台商在上海置產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3-04-01

瀏覽數 22,300+

六成三台商在上海置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4月號雜誌 第202期遠見雜誌

你在上海哪裡買房子?」最近這句話是台商圈裡最常討論的話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十餘年,上海已是台商聚集最密集的都市。在數十萬流動人次的大上海台商圈中,愈來愈多台商在當地落腳,甚至於舉家遷徙及置產,把上海當成另一個家。

為了瞭解台商在大上海地區的生活、工作現況,《遠見》雜誌記者群密集走訪上海、杭州、昆山、蘇州等大上海地區的台商,進行「移居上海獨家調查」,共計得到有效問卷一百零一份,涵蓋的產業類別包括傳統產業(33%)、科技產業(34%)及服務業(33%)。

根據《遠見》雜誌的調查顯示,中壯年的男性與創業老闆仍是台商的最大族群,男性占所有台商的59%,其中,三十一至五十歲占73%;並有高達四成六的台商是創業老闆,三成四是專業經理人。

隨著企業在上海持續擴張版圖,台商領有臨時居住證或攜家帶眷在上海落地生根、置產的比重逐年提高。調查顯示,有六成五的台商領有上海的工作證(頁120表一),六成六的台商攜家帶眷到上海(頁120表二),並且高達六成三的人已經在上海置產(頁120表三)。

台商在上海落地生根

在兒女的教育問題方面,有四成一的台商將上海的國際學校列為子女就讀的第一選擇,但也有三成七選擇就讀當地學校(頁120表四)。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暨互聯網技術公司總經理王文漢的小孩,原先就讀當地學校,最近已轉學到國際學校;但也有當地台商讓小孩直接就讀當地學校,直接熟悉上海小孩競爭的競爭方式。

上海的進步與安全的生活環境是大陸各大都市中,最接近台灣的一個,因此吸引眾多台商紛紛在此定居。調查顯示,八成六台商喜歡上海的環境(頁120表五),五成五的台商認為上海的生活壓力與台灣差不多(頁120表六),顯示台商已經融入上海的生活。

宏?訊息上海分公司協理王朝瑛就是一個台商落腳上海的代表。經過七年的思考,他終於把上海當成第二個家,1999年在上海買了房子,並在2002年7月將太太與女兒接到上海,從此一家人在上海重聚。「外派最難克服的是家庭分隔兩地的問題,壤外必先安內,我決定把整個家搬過來,」王朝瑛說。

為了掌握上海當地與台灣的最新資訊,八成二的台商會同時閱讀台灣與大陸的報章雜誌與電視節目(頁120表七)。王朝瑛為了即時掌握社會脈動,每天早上閱讀《解放日報》,中午上網看台灣與國際的新聞,下午閱讀《新民晚報》,每週一定閱讀當地的資訊科技專業雜誌與台灣的雜誌。

「看《解放日報》讓我瞭解大陸的政治動向,《新民晚報》提供大陸最新的馬路消息,而上網看國際與台灣新聞,讓我不致與世界脫鉤,」王朝瑛表示。不過也各有近一成的台商,只看台灣或大陸的書報雜誌和電視節目。

雖然眾多台商已經在上海落地生根,但對於台灣這一片土地的情感,卻與日俱增。在最想念台灣的事物方面,高達34%的台商最懷念台灣的親人朋友,也有29%的台商最懷念台灣的小吃飲食文化。(頁120表八)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生活圈離不開台灣人

雖然,大多數的台商都很喜歡上海的生活,但高達七成八台商的生活圈仍僅限於台灣人的小圈圈,僅有20%的台商休假時常跟大陸人聚會。(頁121表九)

中寶運通總經理周榮正指出,「要真正瞭解當地人的想法,就必須及早結交大陸的朋友,」周榮正憂慮地表示。

在上海工作已經超過十二年,跑遍大陸六十多個城市的周榮正,八年前娶了上海太太,目前小孩已經三歲,平常所交往的朋友大都是大陸人。「這些大陸的人脈,可以協助台商迅速瞭解當地市場的運作與特質,」周榮正說。

上海台商經歷過前幾年的銳意經營,目前已經進入獲利階段。《遠見》雜誌調查顯示,七成七的台商在個人方面有賺到錢,而在企業方面,更有八成六的台資企業賺到錢。(表十)

加碼大陸投資

上海台商的經營績效等於是全中國台商的縮影。台灣工業總會在去年針對台商在大陸獲利況調查發現,約有五成五的台商有盈餘。「過去三年,台商拚命投資在廠房設備上,最近一年,已經漸漸可以看到營運的績效,」一位電子設備代理商分析。

在對台灣政府最重要的建議中,有高達四成的台商認為台灣政府應儘速三通,以縮短人員、貨物的流通時間;其次是希望政府改善投資環境(30%),「少點政治、多關注經濟」,以提升台灣的競爭優勢。(表十一)

兩岸直航,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大幅降低運輸成本。根據日前監察院的調查,以台灣每年三百五十萬人次經香港、澳門轉機大陸,和兩岸每年貿易總額約300億美元,總計因透過第三地轉運增加的人員、貨物運輸成本達新台幣800億~1000億元。「三通已經是政府不能夠拖延的問題,再拖下去,台商就快沒有競爭力,」一位台商憂心地指出。

雖然競爭壓力逐漸升高,但99%的上海台商仍將在當地持續擴大投資(表十二)。「畢竟,站穩上海市場,就等於站上世界舞台,上海將是台商邁向國際的一個跳板,」一位台商眺望浦東的諸多摩天大樓說道。

在面對大陸積極發展經濟建設之際,台商們不禁開始擔心起台灣的競爭力。「畢竟,台灣的經濟實力愈強,台商在大陸的地位與力量才會愈高,」周榮正感慨地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