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一些自嘲是韭菜的新朋友,發現有幾個共同的原因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媒體寫外資報告就跟著進場。很多人問我外資報告要如何看,我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外資報告不是寫給散戶看的。外資機構投資者客戶每年付幾十萬美元佣金下單給投行後,才能拿到分析師花很多資源和時間完成的報告,如果散戶只花20元台幣買份報紙,或甚至上網看到免費資訊,這好像有點不公平。
所謂不要錢的最貴,當散戶看到外資報告消息後,外資早進場了,所以散戶只是幫忙抬轎,或者只賺到最後漲的20%,像台積電650元以上進場的人就應該很有感觸。
買股票是想賺錢?還是當好公司的股東?
如果真的要看外資報告,第一個要看是誰寫的及內容分析,而不是標題或哪一個投行出的。就像我們看電視節目〈文茜世界周報〉,不是因為是中天或是TVBS播出的,而是要看主持人及講的深入內容。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