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局勢一觸即發,全球經濟變化也隨著開戰情勢加溫而令人關注。
雖然聯合國武檢報告不利於英美開戰,不過美國出戰意願仍堅,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班(A. Greenspan)認為,戰事若能底定,民間企業會大舉增加支出,景氣將突破疑慮迷霧,經濟開始成長。但種種數據與評論顯示,即使戰爭開打,從美國到全球的經濟疑慮氣氛可能有增無減。
美國布希政府指出,一旦迅速出兵排除伊拉克這邪惡軸心國,民眾與企業便會安心打開荷包,景氣因此回升。但目前看來這個邏輯似乎過於單純。經濟學家克魯曼(Krugman)在年初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中便指出,美國期望以出兵來振奮景氣的成本將十分沈重,而且效果未必明顯。
其主要原因在於這場戰爭的時空背景與十二年前的波灣戰爭迥然不同。1991年的波灣戰爭,聯合國盟國意見一致,美國強權地位尚未受到挑戰,加上資訊產業開始成長,經濟前景一片美好,戰爭反讓美國經濟止跌回升。當時戰爭從開打到結束,美國那斯達克與道瓊指數回漲兩成左右,其中那斯達克指數在戰爭結束後一年還漲了33%。
這十餘年間國際情勢與全球經濟情況已全然不同。不僅盟國意見紛歧,中東恐怖行動的陰影未散,加上資訊產業成長趨緩,經濟前景不明,戰爭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將超越過去波灣戰事,美商高盛證券亞洲首席半導體分析師龍森(Jonathan Ross)直言,如果開打,這絕對會是場不一樣的戰爭。
不確定心態扼殺景氣成長
市場的不確定心態是近三年全球不景氣的致命傷,亦是扼殺景氣成長的毒藥。
從過去網路市場泡沫、電信基礎建設過度投資,一直到資訊市場欲振乏力,美國經濟遭逢詭譎的影響,市場瀰漫舉棋不定的觀望態勢。美國《新聞週刊》指出,去年美國市場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成長最慢、最不確定的一年。
美林證券對近六十年來史坦普500(S&P500)指數所有公司進行年營收變動率調查發現,近三年的變動率遠大於過去任何一年,這顯示經濟活動存有高度不確定,加上戰爭威脅,企業對於未來更顯得手足無措。美林證券首席數據分析師伯恩思坦(R. Bernstein)表示,今年營收變動是自二次大戰後最難以估計的一年,因為變因實在多如牛毛。
這場戰役是否能帶給全球經濟突破,仍待觀察,但可見的是戰爭未開打,經濟指標卻出現大幅波動局面。
戰爭未起,股市卻已成為最大的輸家。成為全球投資與經濟指標之一的美國股市今年表現持續探底,指數達到近三年新低。去年美股市值大幅滑落,根據唐姆笙金融調查公司總計,美股市值去年一共損失2兆9000億美元。
此外,企業支出與消費信心也跌到近兩年最深幅度。許多企業包括麥當勞等,去年都無法達到獲利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月初也下探九年來的新低。
相較之下,包括原油以及黃金價格可說是戰爭開打而大漲的贏家。目前原油與黃金都仍在高檔盤旋,2月中原油每桶曾高達36.8美元,創下兩年半以來新高。而黃金價格同樣持續看漲,在2月初曾突破每盎司381美元的六年新高,目前約在每盎司350美元上下,已較年初上漲25%。
戰爭效應持續影響經濟
不論贏家或輸家,即使戰爭速戰速決,這些經濟指數的波動勢必持續影響全球經濟。
雖然布希政府有另一套詮釋,但原油未必能如美國政府預期隨戰爭速戰速決而旋即回升。《新聞週刊》指出,由於戰爭結束,伊拉克無法立即投入供油行列,油價無法輕易回跌至一桶16~17美元。不要忘了上次波灣戰爭,伊拉克焚燒了七百座油井,沒人保證這次若開戰,它是否會舊計重施,這對於油價回穩更為不利。
除此之外,戰爭所需成本更讓一蹶不振的美國經濟徒增負擔。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報導,打仗時間若如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預期從六天到六個月不等,所需花費金額將從14億到1兆多美元。
除了原油與財政支出的挑戰,布希政府必須面對戰爭引發全面的經濟衝擊。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評估報告指出,未來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將無可避免隨戰爭的步調出現重大變化。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去年底進行美伊開戰經濟影響評估,強調美伊戰爭若無法避免,美股可能重挫25%,最嚴重的影響將導致世界經濟二度蕭條,美國失業率將可能從原來5.7%拉高至7.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失業率明顯上升,包括通貨、民間消費支出以及貨幣政策都是戰爭開打後決定未來經濟變化的關鍵。
在通貨方面,若戰爭開打原油將隨之飆漲,通貨也將受到影響而膨脹。報告指出,通貨膨脹將影響物價上揚,不利製造出口。
民間消費與企業支出方面,由於原油價格攀升增加生產成本,加上戰爭預期因素消費行為將持續下降。國外廠商也可能減少對美進出口訂單,美國經濟復甦將因此速度減緩。
政府支出方面,戰爭加速政府軍事費用與美國消費用品支出,對於生產活動與就業具正面影響。
貨幣政策上,政府勢必面對兩種壓力。一方面戰爭引發的通貨膨脹讓政府不得不調漲利率因應,另一方面戰爭造成生產量與效能下降、失業率攀升,政府必須調降利率來刺激本地消費需求,以增加就業情況。政府必須在通貨膨脹與生產降低兩個變因考量下調整貨幣政策。
不論美伊戰爭為誰而戰,這場戰爭打的將是經濟盛衰與否的保衛戰。雖然布希對於伊拉克戰爭深具信心,但他對於挽救經濟是否同樣勝券在握,正考驗布希政府團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