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鏈結國際、與時俱進 北大商學院EMBA 為企業領導人在變局中開創新機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1-11-16

瀏覽數 27,600+

圖 / 左起企業管理學系林美珍主任、IEMBA古永嘉執行長、會計學系鄭桂蕙主任、商學院陳宥衫院長、統計學系林定香主任。
圖 / 左起企業管理學系林美珍主任、IEMBA古永嘉執行長、會計學系鄭桂蕙主任、商學院陳宥衫院長、統計學系林定香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在後疫情時代世界變動的腳步加快,在知識浪潮下,企業主、高階經理人更必須要有前瞻的眼光,重新厚植自身競爭力,以尋求企業轉型突破的契機。臺北大學商學院EMBA為企業領導人量身打造創新多元課程,民生校區位於市中心地理位置便利,結合企管、統計、會計與國際財務金融的超強師資,為經理人們提供下班後完善的學習環境,並且全方位提升經營管理與跨域創新能力,讓競爭力、專業力與創新力一次到位,最好準備贏得先機。

面對未來不確定的脈動下,企業主、高階經理人該如何為自己儲備新知能力,才能緊跟時代脈動為自己加值,更能幫助企業因應各種挑戰,轉型與佈局?

小班制、多元化教學 創造互動學習場域

台北大學商學院EMBA歷史悠久,為國內多元跨領域教學之翹楚,多年來在企業管理、國際金融財務、會計和統計等領域,全方位提升經營管理與跨領域創新能力,並藉由理論與實務的多元課程訓練,持續培育具全球視野和創新思維專業人才。

20多年來已有超過一千多位菁英校友,影響著台灣各產業領域的經濟動能,因此連年吸引多人報考,穩居專業雜誌調調查2021年「3,000大企業經理人最想就讀與最推薦的EMBA Top 3」,廣受各界好評,是培育具國際視野商學人才的最佳學習場域。

「我們最大的特色就是小班制教學,在這樣的環境下,創造更好的學習品質,更能增進人際互動,提高學員的參與度。」台北大學生商學院院長陳宥杉強調,二十到三十人的小班制教學方式,師生彼此的連結深厚,同儕和校友之間向心力高,更能彼此激勵學習向上,除了提升管理專業能力外,還能培養團隊共創共好精神,並打造出「北大一家人」的向心力。

同時,為更凝聚學習動力,亦透過舉辦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共識營,在兩天一夜的新生訓練中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並出商學院共識,學生在學習上,也能提升效率。也因此,多年下來每屆畢業率接近100%,在各校EMBA當中成績卓然。

學校規劃企業參訪增進產業、知識、管理和情感的交流。

學校規劃企業參訪增進產業、知識、管理和情感的交流。

理論與實務兼具 量身打造跨域型人才

「扎實的課程訓練是EMBA教育的本質,相較於傳統企管人才訓練,我們更強調專業化的課程管理,這是在其他學校EMBA中較少見的。」陳宥杉表示,北大商學院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涯規劃與興趣,可以選擇企業管理學系、國際財務金融、會計學系或統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增強自己的事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因為北大擁有這四大領域的碩士在職專班,所以學生不僅可選擇專業化的學習,同時也依據自身需求跨班選擇跨領域訓練,更有彈性的培養職場即戰力。

為抓準企業人的學習需求,課程規劃上,除了透過個案教學設計,解析經典案例外,同時課程也導入大數據、AI、雲端等最新數位思維,邀請具備專業背景師資與業界資深的頂尖業師,以雙師授課的方式幫助企業經理人掌握最新產業趨勢,學生能與各領域的老師們深度互動,學習與時俱進,具備更多產學界知能的同時,也提升實戰經驗和實務能力,降低學用落差。

透過舉辦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共識營凝聚學習動力,在學習上也能提升效率。

透過舉辦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共識營凝聚學習動力,在學習上也能提升效率。

成為產業交流與豐富人脈的資源平台

「在各產業領域優秀的畢業校友也是我們優勢之一。」陳宥杉強調,歷屆校友在各行各業表現優異,例如千如董事長徐明恩、崇越科技郭智輝等都是一流的產業人才,北大商學院除了能藉此擴大產學合作機會,更經常邀請校友回來與學弟妹進行交流,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各個公司經營管理心法,更能充分掌握最新產業趨勢。「這樣的交流是除了產業、知識、管理和情感的交流,對拓展人脈和視野上,也給予相當大的助益。」

為因應全球經濟快速變遷與國際局勢變動,臺北大學碩士在職專班開辦20年來,提供紮實的企管專業與實務課程,陪伴企業主和高階經理人在管理知識、人脈擴展、國際交流和企業發展上的成長並成為後盾。未來將持續藉由既有的人文社科學識基礎、與數位化、科技化跨域結合,提供不同視野和高度的高階商管教育課程,歡迎有志進修的人士,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涯規劃與興趣,選擇企業管理專班、國際財務金融專班、會計專班或統計專班,自我精進、永續學習。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