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參觀少年宮、幼兒院往往是國外遊客的旅遊節目之一。當外賓參觀離去時,小孩子們帶著熱誠親切的笑容,齊聲道別:「叔叔阿姨,再見!」
若干年後,大陸的小孩子,還會明白「叔叔、阿姨」這些名詞的意義嗎?如何告訴小孩子兄弟姐妹是什麼樣的關係?在全是獨生子的社會中,這可不是容易教得明白的。
在大陸嚴密的人口政策下,現在很多家庭,只生一個孩子。社會上獨生子一旦多起來,獨生子女性格上的病態,卻是不容忽視的。
湖南益陽教師進修學院對一0六個獨生子女作了調查,發現他們的個性多半嬌氣、任性、早熟及孤傲。
造成這些性格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養成孩子的任性和嬌氣。
另一個原因是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為了保護獨生子女,儘量讓他們少跟外界接觸。一個獨生子女雖然有父母、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六個人照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獨生子女也就是孤單地與成年人在一起,違背了兒童的天性,造成早熟、孤傲的性格。
初春星期天早上,上海市人民公園裡色彩最艷麗的,並不是爭春的繁花,而是穿上了七彩繽紛小衣棠的兒童。這些小孩子身旁的大人少則兩人,多則三、四人,從衣著、吃喝到玩耍,皆侍候得無微不至。
可是,在這麼多小孩子聚集的場合,很少出現孩子跟孩子共同玩耍的場面。是他們沒有合群的天性?或是沒有機會發揮?抑或在大人的監護下變得拘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