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民眾提早佈局退休規劃,政府自2019年推動具實驗性質的退休理財專案後,2021年更進一步推出結合基金、保險、教育與公益四大功能的一站式退休準備平台,吸引各大金融機構跟進投入,引起熱烈迴響。新推出的平台究竟有哪些優勢,可以成為民眾樂退生活的堅強後盾?我們邀請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修銘擔任嚮導,為我們比較實驗專案與新平台的差異,深入淺出介紹新平台的定位與關鍵功能。
「不只是參與人數,投資人的紀律與投資規模,都讓我們覺得驚喜,」回顧2019年推出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林修銘的驚喜溢於言表。
該專案由金管會與基富通證券聯手打造,參考私校退撫儲金運作模式而定。雖屬實驗性質,參與的投信與商品有限,但成效遠遠超乎預期:原先預估投資人數約1萬人,最後兩波專案共吸引近8萬人參與;兩年來不停扣的留存人數高達九成!
林修銘分析,觀察投資人概況,可以發現平均年齡約落在42歲,每筆基金扣款近5千元,每人每月扣款兩檔基金。「多數人懂得每月投入1萬元為退休生活做準備,這代表大家對於長期投資的退休理財概念,有很高的接受度。」
五大標準嚴選基金 提供靈活投資穩健助力
著眼於時機成熟,由集保結算所、投信投顧公會、證基會及壽險公會共同主辦,基富通擔任執行單位所推出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於2021年9月順勢上線。
與前一版的好享退專案比較,進階版的準備平台有很多新亮點,其中一項最吸引投資人關注的,即是納入更多精選基金:過去好享退僅提供9檔P級別(退休級別)基金;新平台則是從近4000檔基金中,精選出40至50檔屬性各異、適合退休規劃的基金,提供投資人更多選擇,以靈活佈局。
選項變多,並不代表標準放寬。這些基金經過多方專家所組成的投資審議委員會嚴格審查,須符合成立滿三年、境外100億境內5億以上的規模、取得晨星綜合評等與理柏保本能力認證、三年期標準差小於20%等五項條件。
標準之所以拉這麼高,正是為了確保能篩選出運作穩健、低波動、高獲利,符合退休理財目的的基金商品。且每年7月都會重新評估汰選基金,將無法達標的標的移出平台,滾動式選入新達標者。
「幫投資人事先嚴選商品非常重要,因為不是每一檔基金的屬性都適合退休理財規劃。」林修銘強調,為了保障投資人退休理財規劃的權益,哪怕只有一個客戶,嚴選機制都會延續下去。
四大專區坐鎮 從心態打造理想退休版圖
「過去好享退專案關注投資,但退休生活該關照的層面應該是全方位的。」林修銘表示,平台涵蓋退休準備所需的基金投資與保險保障,並進一步納入退休教育和社會公益專區,希望能打造一站式網站,協助民眾同時解決通膨、投資、健康與長壽等四大退休生活風險。
在保險方面,林修銘分析,過去國人傾向買儲蓄型保單,期待能穩健為資產增值。但這麼做容易顧此失彼,真正能保障自身與家人生活的保障型保單反而買得不夠。
因此,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攜手9家壽險公司,推出無法在線下他處購買的網站專屬保單,包含定期壽險、重大疾病健康險與小額終老保險三類型,希望解決此痛點,提供極優惠的價格鼓勵更多投資人入手,打造更周全的投資版圖。
想全面掌握投資概況,有賴定期更新試算各部位投資概況。但計算動輒複雜,常讓許多投資人望之卻步。為了解決這問題,新平台也提供更加聰明的「計算機」附加功能,協助投資人挑選適合標的之餘,也附有壽險保障缺口試算功能,幫助民眾選擇更貼近自身需求的保障型保單與保障範圍。
「談退休這件事,需要好好準備的絕對不只是錢,還有生活。」林修銘提到,新平台除了提供精選基金和保單,也肩負教育和公益功能,設立了「理財教育專區」,提供退休準備觀念相關的資訊、基金與保險等文章,協助民眾吸收正確的投資與投保資訊。
但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在投資平台上少見的青銀共好公益活動。他解釋,對年輕人來說,高齡化社會和退休這些議題似乎離他們還很遠;但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年輕人需要明白好好變老的重要性,懂得及早為未來預做準備。
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所籌畫的公益活動,能在此處扮演一座好的橋樑,未來會與具一定公信力與活動實務經驗的基金會合作,以數位導入、青銀共融、空間營造作為主題,促成年輕人和銀髮族的對話與接觸,讓年輕人真切感受高齡化的社會實況。
想好好退休,需要準備的絕對不只是錢,還有過好退休生活的心態。從年輕時開始培養,搭配適合的理財工具,你我都有機會擁抱理想退休人生。
如何安享退休,何不從現在就進行,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