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四月,洪玟琴做了生平第一次投資理財,她把標會來的五十萬元買了十張聯華電子股票。過了三年多,股子加上股孫總共累積為四十張,洪玟琴隨後在一百多塊的價位把聯電全部出清,獲利超過八倍。
今年三月,她買進德國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原本是西門子半導體公司,去年改名為Infineon,聯電是其研發技術的伙伴之一),雖然碰到全球高科技股連番重挫、哀鴻遍野,Infineon仍然在四個多月內創造了二五%的報酬率。
這些只是洪玟琴許多成功投資的其中兩項而已,十四年專業財經記者的訓練與獨到的眼光使她投資理財的成果非常驚人。儘管來自於公務員家庭,洪玟琴至今已經擁有美金存款、海外共同基金、股票、現金和兩間房子(請見六一頁表)。基於安全理由,她不願意詳談名下資產的總價值與配置的比例。不過,洪玟琴很樂意與讀者分享累積財富的方法、從失敗中得到教訓的經驗,還有投資理財對人生的影響。
「理財需要機運加上知識,」洪玟琴在長達一個月的訪談當中不斷強調建立知識的重要性。她每天花很多時間上網,藉以掌握國內外最新資訊和產業趨勢。曾和洪玟琴一起跑經濟部新聞六年的Cmoney888網站總監黃梅萍如此形容洪玟琴,「很好學,不斷自我充實,是非常有智慧的人。」
洪玟琴買進股票之前都會勤做功課、仔細閱讀研究報告,上半年投資美股Phone.com,就是看過美林證券、瑞銀華寶證券的分析報告才下買單,「知識讓我更有安全感,」洪玟琴笑著說。
台灣股市八成以上的成交量來自散戶,包括上班族、菜籃族等,大部分靠著第四台老師的明牌或是市場謠言做短線進出,結果賠了手續費又賺不到好的價差,等到嚴重套牢才打電話給電視台解盤的分析師,問要不要賠錢賣掉,或是加碼攤平成本、換股操作。這樣子追高殺低,吃力不討好,往往是因為散戶對產業前景和公司的獲利能力瞭解的不夠,洪玟琴建議他們必須加強投資的知識。
洪玟琴認為投資股票和選丈夫的原則一樣,先生要正直、誠懇。不想踩到地雷股的話,就要投資在正派的經營階層與扎實的基本面。在五百多家上市、上櫃公司之中,洪玟琴認為台積董事長張忠謀、宏電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都是很受尊敬的企業家,買他們的股票風險相對來得小,不必擔心會被一些市場性濃厚的公司派坑殺。
研判資訊、解讀數字
有了知識還要訓練判斷資訊的準確性,賠錢的機率才會少得多。洪玟琴今年從台大的EMBA(企管碩士班)畢業,一起上課的同學包括上市、上櫃公司的高階主管和投信公司總經理。那裡的好處之一是培養他們分析資訊的能力,不會失之於過度樂觀或是輕忽警訊,而且還可以打聽到第一手消息。「洪玟琴是滿用功的同學,對人脈的經營有獨到之處,」和洪玟琴一起修過三門課的永昌投信總經理葉清海表示。
洪玟琴舉了一個例子,說明判斷資訊的重要性——今年上半年有一段時間台揚股價一直盤旋在二、三十塊,她向同學打聽的結果是產業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股價應該開始觸底反彈(bottom out),她的研判也是如此,後來台揚果然一路飆到一百多塊。
專業能力其來有自
從師範大學新聞組畢業之後,洪玟琴直接到中國時報擔任財經記者,跑遍了中央銀行、財政部、經濟部、農委會,直到最近兩年多在電視台的黃金時段主持「錢線追擊」。她的工作都和數字息息相關,判斷資訊的對與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看到數字和資訊都會消化,可是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只是數字而已,沒有去分析它的意義,」洪玟琴指出。
解讀數字有什麼好處呢?一九九七年亞洲發生金融風暴,各國幣值紛紛大跌,南韓、印尼受傷尤其嚴重,印尼的銀行深怕政經情勢不穩導致資金外流,把一年定存利息調高到六○%。這麼高的利率加上印尼盾波動劇烈,看在洪玟琴眼裡就是獲利的機會。
當時九千個印尼盾只能換到一美元,幣值非常低,洪玟琴找了家人一起匯出新台幣三百萬元,換成美元買進印尼盾,透過當地朋友的幫忙存進定存。她的分析是印尼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龍頭,豐富的資源包括了石油、木材,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不可能放手不救。隔了一年,正如洪玟琴預料的,IMF真的金援數百億美元以拯救印尼經濟,股市投資人的信心開始回復,印尼盾也順勢升值到六千兌換一美元。她把手中的印尼盾換成美金匯回台灣,光是匯差就賺進了五成(約為新台幣一百五十萬),戰果豐碩。
「洪玟琴的眼光很遠、觀察能力很強,可以看到一些即將發生的事,」首次在媒體上曝光的洪玟琴的先生任昭銘指出。
當然,洪玟琴事前也有考慮過風險,「最糟的情況不過就是印尼毀了,」她說。即使如此,起碼也有六○%的利息可以入袋。
風險控管、順勢避險
長久的記者生涯讓洪玟琴看盡產業的循環、上市公司大老闆的起起落落,培養了很深的危機意識。如果有些數字讓她覺得不安,她一定會避險。那時金融危機已經進入第二年,南韓許多大財團(如三星、現代)紛紛不支倒地,韓圜因而不斷貶值,而台灣還在苦苦力守,當時的央行總裁許遠東甚至一再宣稱台幣絕對不會貶值。
可是,洪玟琴的專業判斷告訴她不能相信許遠東的話,如果央行沒有放手讓台幣跟著貶值,台灣出口的鋼鐵、紡織、塑化將無法與南韓競爭,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只有壞處。經過一番分析,她把賣掉聯電的錢全部換成美金,沒多久新台幣一路從二十六元多狂瀉到三十四兌換一美元,讓洪玟琴的戶頭賺進了三成的匯差。
「匯率是任何投資的觀察指標,當匯率開始變動,它就在告訴你一個方向,」 洪玟琴提到她長期觀察的心得。
洪玟琴認為,總體經濟數字是投資很重要的判斷指標,它就好像房子的骨幹,站穩了以後,其他東西再放進來就可以。總體經濟的觀察重點在於利率、匯率、通貨膨脹、進出口與經濟成長等等。財政部每個月公布台灣的出口數字,如果減少,顯示未來的經濟成長會衰退,連帶影響了公司的獲利,投資股票可能就要保守一點。再以美國的情況來看,美國經濟已連續成長了八年,使得股市呈現多年的多頭格局。為了不讓飆漲的股價增加通膨的壓力,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年初調升利率,導致三月份高科技股重挫、網路類股泡沫化。
有些投資人太小心謹慎,常常覺得風險過高,明明股價就在低檔卻不敢買,以致於錯失獲利的機會。對洪玟琴而言,拿捏適度的風險就是要能充分掌握資訊。有一位擔任工程師的朋友在去年底威盛電子一百多塊的時候告訴她可以買進,上檔空間看到五百元,不過也可能摔到只剩五十元,洪玟琴覺得風險太高了,所以沒有付諸行動。後來,威盛一路狂漲到五百多,最高的時候還將近六百。回想起來,「當初我的資訊不夠,如果我和那個朋友一樣對IC設計產業很瞭解,就不會錯過這次的好機會了,」她淡淡地說著。
看穿事實、當機立斷
果斷、不怨天尤人是洪玟琴的特質之一。這種態度曾經讓她在面對前任男友的花心時,即使心理很難過,還是快刀斬亂麻,立刻解決,「那件事簡直是這輩子最大的背叛,我抓到以後立刻和他分手。」至於擦身而過、不屬於自己的錢財,洪玟琴抱持相同的態度。
今年年初,她和任昭銘買過美股BroadVision(宏道資訊,提供企業量身訂做的電子商務軟體,由陳丕宏創辦),一百美元左右買進,一百四十美元賣掉。之後,股價還繼續上漲到一百八十美元,他們當時有一點懊惱,可是樂觀的她沒有因此受限。「我的個性是只要賣掉就不是我的股票,我不會覺得可惜,你以前的女朋友跟人家結婚就是別人的老婆,不是你的了,再想也沒有用。」
和多數投資人一樣,洪玟琴也有過被套牢的經驗。她在三、四月美國高科技股重挫之前大幅加碼思科(Cisco Systems Inc.),一直到了八月份股價仍然低於當初買進的價位,於是洪玟琴查遍最近有關這家公司的報導,發現思科的基本面持續看好,經營階層也沒有犯決策錯誤,股價之所以下跌是跟著整個大盤拉回做修正。所以她決定把思科當成長期投資,持有一年以上。Oracle Corp.(甲骨文公司,提供企業電子商務化的應用軟體)也是類似的情況。聯電雖然在三年多以後帶來八倍的利潤,可是買進一星期後,股價一下子跌掉了一○%,讓洪玟琴很有挫折感。「當時被套牢的時候心裡很煎熬,最後我獲利出場的時候,總算洗刷別人對我的恥笑,」洪玟琴說。
洪玟琴的資產配置當中,現金占了滿高的比率,目的是為了等待最好的投資機會,隨時進場。大陸股市是她密切觀察的重點,龐大的市場使得電信業前景特別看好(大陸政府已經明訂從明年起到二○○五年全力發展通訊、半導體、資訊產業)。更厲害的是,廠商可以制定自己的規格,不必擔心外資來不來投資,即使外資要做,也搶不過當地的公司。「大陸太大了,我一定要在那裡占一個位子,」洪玟琴興致勃勃地談到。大陸聯通公司是她考慮買進的個股之一。
即使投資股票大有斬獲,洪玟琴堅持不用融資、不借錢玩股票。「再厲害的賭徒都有失手的時候,不必讓自己陷入死角,要多留一些空間給自己,才不致於影響判斷。」
砍殺房價三大高招
洪玟琴十幾年前就對房地產有興趣。在大學參加新聞社團的時候,她負責編輯教育廳主辦的《師鐸》雜誌。一年半之內,光是薪水加上寫稿,每個月就有一萬多的收入。民國七十六年畢業時,就存了二十幾萬。如果不是因為那時住在姊姊家裡,不需要煩惱住的問題,洪玟琴說她很可能就買了敦化南路上的房子(當時房價尚未起漲,敦化南路一坪才七、八萬)。
現在,洪玟琴在大安區有一間五十幾坪的房子,雖然房地產景氣長期低迷,她的房子卻不斷增值,證明了地段永遠是購屋的第一要件。另外,她與三個姊姊合買了南部一間店面,出租的收入交給父母當奉養金。
行政院下半年連續推出好幾項優惠房貸,試圖解決全台餘屋過多的嚴重問題。有購屋需求的讀者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再參考洪玟琴深深瞭解營建業所練就出來的殺價本領,買到合意且價格滿意的房子。以下是她的三大絕招:
一.多準備自備款(約比建商要求的多五%):建築業長期不景氣,建商非常需要現金,因此,多一點現金可以讓你的議價能力(bargain power)大得無法想像。中古屋如有三成的自備款,也可以有很大的議價空間。
二.多挑房子的缺點:把缺點一一列出,告訴業務員房子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叫他用價格來說服你買下房子,自然就有了殺價空間。但是千萬不要碎碎唸,嫌得讓業務員很生氣,一氣之下不賣了。
三.多要求建商折現:很多預售屋建商以送裝潢、家具或是家電來吸引買氣,你如果不是很喜歡的話,可以請建商把這些東西折現,從總價中扣除。房地產現在是買方市場,殺價的空間其實不小。
檢視洪玟琴的投資組合,其中並沒有台灣的股票。任昭銘說,這顯示了她有自己的堅持,不願意有利益衝突(「錢線追擊」以探討台股走勢為主)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洪玟琴對台股的看法也比較保守。「國外的公司規模龐大,很多都是跨國企業,市場大得不得了,台灣的競爭力不能跟他們相比……即使,短期內台灣仍然有機會,可是等到高科技產業失去了競爭力,台灣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吸引外資?」洪玟琴憂心地說著。
保險對洪玟琴而言是一種使自己安心的保障,「不要等到災害發生、生病的時後還要擔心財源。」她向新光、安泰、台灣人壽、南山、保德信買了儲蓄險、醫療、防癌的保險,保障金額總計超過一千萬。
居家生活、現代理財
洪玟琴和老公任昭銘是經由相親認識的,交往一個多月她就覺得「我一定要嫁給這個人,因為他很有責任感、很實在。」兩人都是身價不菲的高收入階級,任昭銘在廣達工作六年,累積了不少的分紅配股,最近與朋友合資,開發語音辨識系統。這在台灣還是相當新的業務,成長空間很大。今年年初結婚以來,他們仍然維持婚前各自處理財務的方式,任昭銘請專家幫忙理財,她則是自己管理。兩人共同理財的一次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洪玟琴說他們覺得台灣太悲慘了,深深感謝上帝讓他們劫後餘生,兩人總共捐款了上百萬,也可以節稅。洪玟琴通常每年十一月、十二月時概算全年總收入,從其中撥一筆錢捐給慈善團體,兼顧行善和節稅。
生活周遭的瑣事常常限制了人的思考方向,尤其是一般職業婦女下班後還要忙著在柴、米、油、鹽打轉,這種生活方式洪玟琴很不喜歡,她也不想浪費時間計較小錢,上、下班都以計程車代步,她認為「節省時間的錢都要花。」這種態度表現在工作上,就是積極與對專業的堅持。瑞銀華寶證券總經理於貽勳經常上洪玟琴的節目,他給洪玟琴高度評價,「她很努力、非常充實專業知識,新聞掌握度很高。」
全方位的理財方式(投資美股、海外基金、房地產等……)與廣泛的理財知識使得洪玟琴的生活已經非常優渥,沒有後顧之憂,但提早退休對她而言,似乎還很遙遠。「我不想退休,要一直工作下去,我的錢已經夠用了,沒有財務的壓力。其實,有些人占有慾太高,什麼都要,容易焦慮不安;我在理財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程度,活得很自在。」
掌握財富就是掌握權力
擅於理財讓洪玟琴在三十幾歲就擁有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賺到的財富,這麼多錢可以帶來充分的物質享受,要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不必為了五斗米折腰,如果不喜歡一個工作,可以斷然拂袖而去;就算短期內沒有收入,也不會擔心影響到生活品質;除此之外,投資理財對生活還有什麼影響嗎﹖理財又是為了什麼呢?
洪玟琴的看法很切中要點、也很實際,「掌握財富就是掌握權力,你可以盡情表達意見,不怕別人封殺,不必做應聲蟲……理財最好的結果就是提升生活品質,要想辦法建立自己在理財、工作的能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好。」
洪玟琴的資產配置(按比重大小排列)
大安區房屋一間、南部店面一間、美金存款
美國、歐洲股票、歐洲共同基金、現金
廣輝電子股票(透過親戚買進,兩年以後才能賣出)
明年看好的產業︰光電、生物科技
最賺錢的未上市股投資︰透過在廣達工作的姊夫介紹買進廣達,兩年多獲利十倍
第一次買美國股票︰一九九七年,匯差賺了兩成多,股票賺了一成多
下單買賣美股的網路券商︰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美國最大的網路券商,提供中文版的股票相關資料和帳單給華人客戶)
最喜歡的理財刊物︰《Fortune》(財星)、《Business Week》(美國商業周刊)
最崇拜的理財大師︰沒有
投資的最大樂趣︰證明之前的判斷是對的
預計退休時間︰沒有,打算一直享受工作的樂趣
資料來源︰洪玟琴
製表︰洪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