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部不玩了!花旗銀行出售台灣等13個市場消費金融業務,震撼金融圈。未來只留下不需分行、利潤率高的企金業務,花旗的盤算是什麼?
究竟「花」落誰家?今年4月21日,全球重量級金融巨擘──花旗銀行,宣布出售全球13個市場的消費金融業務(簡稱消金),包括台灣在內。
近幾個月,想要購買花旗消金業務的買家時有所聞,卻仍未拍板定案,併購進度受到高度矚目。
九年前,看上台灣消費力,外商銀行全力瞄準台灣,前仆後繼地加碼投資,掀起一波整併潮,更炒熱財富管理及信用卡市場。但九年後的今日,外商銀行們紛紛舉白旗「不玩了」,宣布退出台灣市場。
其中,花旗深耕台灣市場將近一甲子,更立下多個里程碑,今年喊退,令業界不勝唏噓。
從企金起步,再跨售海外商品
時間回到1965年,花旗銀行在台北開設第一家分行,當時發展第一階段,是從企金起步。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