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清泉推動中國成為電動車王國

張德齡
user

張德齡

2003-01-01

瀏覽數 23,550+

陳清泉推動中國成為電動車王國
 

本文出自 2003 / 1月號雜誌 第199期遠見雜誌

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

到底什麼是電動車?陳清泉博士指出,目前電動車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電池電動車,也就是所謂純電動車,但是充電耗時過長,行駛的距離也有限。第二類是混合型電動車(Hybrid),結合汽油發動引擎及電動機驅動,將車子整合至最佳性能。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車子以引擎做動力來源,在一般的市區街道,車子自動轉換成用電動機驅動。此類車分兩種,一種不需充電,但需要加汽油,車輛在行駛時自動充電;另一種用電網充電。

第三類為燃料電池電動車,以氫和氧直接發電,但是需要使用白金做為催化劑,此類電動車價格最貴,但也最環保,目前尚未商業化。

乾淨是電動車的優勢

一般人都知道電動車使用電,汽車需要汽油發動,除此之外,到底電動車和普通汽車有何不同?電動車的優勢又是什麼?陳清泉指出,因為使用的能源不同,乾淨、清潔就是電動車一大優勢。 電動車不會造成空氣污染,即使是混合型電動車所造成的污染也很少。從能源使用上來說,電動車也較有效率。例如在紅燈時,汽車雖然停住,但是引擎還在燃燒,造成能源的浪費,電動車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電動車停下來時不使用任何能源,並且安靜無聲。此外,電動車煞車或下坡時,還能將能源回收並且轉換為電能,對電池充電。 

電動車的另一優點,就是整合新的資訊技術。由於電動車全部用電腦控制,可以很快在車內裝入智慧化設計,例如上網或是全球定位系統(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等服務。電動車所使用的能源是可持續性的,不像石油有枯竭的一天。

以各類型電動車所使用的能源的能量密度來說,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的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電動車最關鍵的是電池,舉例來說,一公斤的汽油,能量是900瓦時,鉛酸電池是35瓦時,鎳氫電池是70瓦時,鋰離子電池為110瓦時。未來最熱門的是氫氧結合的燃料電池,可達900瓦時。目前福特、賓士及另一家加拿大公司宣布將聯合開發這項技術,預計2004年可進入商品化的生產。對此陳清泉認為太樂觀,他預估起碼十年後這項技術才能夠商品化,在這之前,電動車只能應用在特殊利基市場上,逐步取代一般汽油汽車。

三十年來,美國光是花在電動車的研發經費近2,000億美元,但是實際真正在路上跑的電動車,以加州為例,只有不到五千輛。電動車為什麼不能普及,價錢是很重要的因素。一部豐田(Toyota)純電動車(Rav4)的售價就高達46,000多美元,以同樣的價格可買到賓士或凌志(Lexus)。 1998年一份針對美國一百名使用電動車消費者報告指出,購買電動車的首要原因是環保,希望減少空氣污染。再者,影響他們購車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喜歡嘗試最新的技術。此外,雖然政府也有補助,但卻不是最吸引他們購買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一成的受訪者表示,電動車是家庭中唯一的交通工具,由此看來,大部分的人還是將電動車當做備用車。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廣泛改用電動摩托車將清潔台灣天空

其實廣義的電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腳踏車、電動摩托車。運用最普遍的是在高爾夫球場上的四方型高爾夫球車,殘障人士所用的電動輪椅。在台灣方面,台塑集團從1995年開始提出發展電動車,許多摩托車廠商也陸續開發電動摩托車。1998年到2000年之間,電動機車的銷量大約有一萬九千台。電動機車既乾淨又環保,如果可取代傳統機車,將減少台灣一千一百萬輛機車所排放出的廢氣。此外,市區行駛距離通常不長,相當適合電動車的使用。政府也很鼓勵電動車的發展,每年有新台幣10億元補助經費。

台灣廠商也致力於發展電動車燃料電池,透過奈米科技,提供高功能放電技術。世鋅科技就是一例,目前他們和俄羅斯技術合作,預定今年4月推出新型電動車,介於汽車與機車之間的都會型交通工具(City Commuter)。

中國大陸擁有優勢的製造成本及廣大的市場,電動車在中國的發展同樣受到矚目。通用動力科技公司首席執行長瑞‧蓋迪斯非常看好中國電動車市場,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有五十個城市空氣品質沒有達到標準,中國政府勢必要改善環保問題。北京將於2008年舉辦奧運會,北京市也致力推動「綠色奧運會」,中國的市場相當有潛力。

對於中國未來電動車的發展,陳清泉抱以相當的樂觀態度。他認為中國電動車發展的空間比美國還大。因為美國油價便宜,汽車加油也方便;再者,電動車需要滿足美國客戶的要求相對於中國來說要高很多;而且在美國要協調各種不同集團的利益也比較困難。

相對地,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快,需要交通建設,而且加油站少,設備也尚未健全,反而容易接受全新的電動車。陳清泉舉例,就好像中國無線通訊的發展迅速,跳過有線電話的過程而直接進入無線通訊服務。

善用電池資源,減少污染

當然,中國市場的潛力是無庸置疑的,但是中國要發展這種技術,達到科學家所要求的高效率,以及之後的維修及客戶服務等,仍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陳清泉認為,成功不能只單靠技術,要集合技術、經濟、社會、政治等因素,將各方的優勢整合起來,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來滿足社會需求,才能將產品推銷出去。

電動車的優點,是減少空氣污染。汽油汽車的空氣污染是無法控制的,而且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而電動車需要用電,電及電池的運用與回收也是問題。使用電動車等於是將無法控制的污染,轉變為可控制與處理的污染。 陳清泉建議,政府和企業應該聯合建立相關的標準及制度,並且能集中管理及回收電池。最好的方式是由專門的公司統一出租電池給用戶使用,如此才可更有效控制污染,減少社會成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