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故總統杜魯門,在任內至少做了三件事,使人忘不了他:第一、在日本投下原子彈,開人類歷史之新頁;第二、一九五一年面對硝煙四起的韓戰,撤免了麥克阿瑟遠東美軍統帥的職務,使朋友和敵人都大吃一驚;第三、一位記者批評他女公子瑪格麗特的歌唱得不好,他憤然大罵對方「狗娘養的」,還聲言如果碰到那位記者,一定要在他鼻于上飽以老拳。在美國總統中,還很少人說話這麼「率真」。
口無遮攔是杜魯門性格上的特色。一九七三年邁爾.米勒(Merle Miller)根據杜魯門口述錄音資料寫了一本杜魯門傳-「實話實說」(Plain Speaking),羅勃.阿瑟(Robert A.Arthur)在「老爺雜誌」 (Esquire)上評論說:「過去從來沒有一本像這樣的書,以後也不會有。倒不是將來的新聞界做不出米勒同樣的成績,而是不會再有杜魯門這樣的人了-至少在白宮不會再有了!」
夥伴或旁觀者
不過杜魯門講話也自有他的分寸,不該說的話,即使對家人也不說。
當年被老杜呵護備至的杜魯門小姐,早已成了丹尼爾太太。最近,瑪格麗特.杜魯門.丹尼爾為她母親寫了一本傳記,以其母之名為書名-「貝絲.杜魯門」,講中透露了一則很有趣而又意義深長的故事。
以原子彈攻擊日本,杜魯門夫人事後才知道,她震驚之外,還「非常氣憤」,因為杜魯門總統事先未跟她商量。她為此耿耿於懷,覺得這樣一來,「她就成了一名旁觀者,而不是夥伴」。這件事可分兩個層面來分析:
第一、杜魯門總統應不應該事先跟太太商量?原子彈之研製,成於羅斯福總統,據說當時身為副總統的杜魯門都未能與聞其事,可見是多麼重大的機密。迨至實際投擲於長崎與廣島,促成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關係自由人類的禍福,事前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恐怕屈指可數。執行這項計畫的杜魯門總統,不僅是美國三軍統帥,也是自由世界的實際盟主,責任何等重大?萬一消息由他走漏,真不知何以向歷史交代?他事前沒有「照會」太太,也許有害於夫妻的私情,但是在一個政治家的操守上,在一個國家元首的職務上,這是正當的、公私分明的做法。
第二、杜魯門夫人應不應該生氣?老實說,杜夫人雖然也住在白宮,但只是因為她是總統的眷屬。在白宮的屋頂下,她是住宅那一部份的成員,而不是辦公室那一部份的成員。杜夫人憤慨自己成了「旁觀者」,而不是「夥伴」,這是認識不清的說法。總統下班回家,她照顧總統飲食起居,陪總統散步,共同坐空軍一號專機去度假旅行,甚至協助總統競選,這時她是「夥伴」;但是當總統處理軍國大事,做重要決策時,她最好、而且也應該只是一名「旁觀者」。
杜夫人口出怨言
以夫妻關係之親密,杜魯門很多公務上的事,不可能全不讓她知道,但是她只能擺在心裏,不能視為應享之特權,認為自己必然要參與密秘。
因為不僅她未必具有這種能力,更重要的是她並不具有這種身分。杜夫人不明此理,竟然口出怨言,而杜小姐竟也筆之於書,一點不覺得有何不應該,倒不免使人對她們兩位「另眼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