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智慧財產,世紀寵兒

黃肇鑣
user

黃肇鑣

2002-12-01

瀏覽數 13,450+

智慧財產,世紀寵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12月號雜誌 第198期遠見雜誌

自從中國大陸及台灣進入世界貿易組織,智慧財產權成了相當重要的議題,它影響產品創新、生產製程效率、國際貿易的助力或阻力,人才交流及投資取向等。

智慧財產的範圍包括專利、商標及著作版權,也可延伸到商業機密等。先說專利,美國專利局2001年的專利授予率為53%。看起來比率雖高,但仍有許多發明家的心血及企業資源的努力因被認為已有先例,而未能獲得保護。

美國專利分為三大類:應用專利(Utility)、設計專利(Design)及植物新品種(Plant)(表一)。應用專利保護產品的應用及其功能性的發明,多數專利屬於此類;設計專利保護產品的外表。一件創新產品可同時獲得應用專利及設計專利的保護。

植物新品種專利是新開發、發現或無性生殖所生產的新品種。農業界申請的專利漸被新興工業、生物科技所申請的「應用專利」取代。

2001年美國授予外國人的專利占46.4%(多為應用專利),可見外國人對美國市場及其專利權的尊重。

在美國專利權授予方面,已開發的前十大國家占所有應用專利的90%,但其過去三十四年之總專利數則有95%。而新興國家前十大於2001年則占6.7%,過去三十四年只占2.2%,具有高成長。其中又以中華民國及南韓的成長最為驚人。

製藥及生物科技為未來主流

美國專利局將「應用專利」分為三百九十項類別。筆者將其中的前二十項予以綜合分析列於頁260表三的前十類。從中可以發現2001年及過去五年的未來趨勢。

美國專利權的授予,一般領先產業開發成熟度五年到十年,由表三應用專利的科技分類,可看出未來新產業將以製藥及生物科技為主流,通訊、光學、電腦、半導體為另一主流。再來則是特殊用途材料,如合成塑膠、有機化合物等。

美國大小企業都重視智財權,它的管理及運用也受到重視,下列是幾個趨勢。

專利分析(Patent Mapping):為瞭解某一產業、企業或科技的走向,有人將發表之專利依時間、技術、應用、發明者等分類製成3D圖形,來表示某發明的重點及聚焦範圍等,以做為投資、購併、研發、競爭比較(Competitive Analysis)等之參考。

專利申請自動化(Automating Patent Application Process):自2000年人類基因組科學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開始申請基因有關專利起,因申請時間會影響製藥授權權益,於是開發出一套軟體以便申請人可快速提出申請。

專利資產管理(Patent Portfolio Manage-ment):美國許多企業定期稽核自身現有專利。如確定舊專利不再有用,便可放棄。而較正面作法則是在專利不用時,主動提出授權,讓其他公司可獲交叉授權增加收入。

總之智財權的布局及管理,已成為企業重要成長策略之一。

同屬智財權的商標分為兩種:Trademark及Servicemark。Trademark是中文所稱之商標,它是一個字、名稱、符號或標本,用來表示產品的出生地,以有別於同一產品但在他處製造者。Servicemark中文暫譯「服務商標」,是表示所「服務」之勞務來源。

商標可以防避他人使用相似的字、符號來魚目混珠,但不能禁止他人用不同的商標來製造相同的產品,或提供相同的勞務。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目前全球最著名的商標當屬可口可樂、麥當勞、耐吉、花旗銀行等。可口可樂可能是最有價值的商標,估計約值300多億美元。好商標常常要花許多錢請專家設計而成,像台灣的宏?(acer)及最近合併多家公司的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簡稱BP)皆花重金設計出新商標。

耐吉的商標則是個例外。多年前耐吉為建立活潑而符合新世代的商標,公開徵求商標設計,結果由一位中學生以簡單、有力的「一勾」中選,只花耐吉75美元,目前是全球最有身價的商標之一。

著作權延長引起反彈

美國憲法對著作者提及要予以充分以及「有限期」的保護著作版權,此一「有限期」仍然是由國會立法制定。1790年,版權期限是在作者死後十四年,過去四十年,國會通過十一次版權延期法案,一直延到作者死後五十年。

1998年桑尼波諾著作權期間延長法案(Sonny Bono Copyright Term Extension Act,簡稱CTEA),將期限自五十年延長到七十年,如果作者是一公司之雇員,則公司擁有之版權可延長到作者死後九十五年。此立法受到電影界、唱片界的壓力,迪士尼及華納等大企業,著力尤大。許多美國影片、唱片、卡通人物畫像等外銷全球市場,是美國外貿順差主要來源。

CTEA通過後,立刻引起許多反彈,認為它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同時也超出國會立法的權限,把「有限期」的保護延為幾乎「無限期」。反對最力者為網際網路界,他們舉一個例子,1930年出版了約一萬本書,其中一百七十四本書尚可買到,絕版的九千八百五十三本可以數位化,廉價在網路供人下載。現在正是個好時機,讓任何人都可接觸到儲存的書籍、錄音及影像等,使美國的文化、藝術更為推廣。

美國政府贊成著作權延期,認為可以保護著作者及其家屬,而延期也可與歐洲的版權法接軌。但沒說出的理由是,已開發國家可用此智財權,增加其國際貿易的優勢。

最近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判CTEA,原告為網路界,要求最高法院判延期案違憲,被告則為美國聯邦政府,政府認為CTEA立法是合憲。這將是一件極少數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會影響國際貿易的案例。

智慧財產必須不斷創新

智慧財產固然重要,但企業也要「不停創新」及「配合市場開發」。這裡舉幾個「專利偉大,但企業失敗」的例子:1970及1980年代,全球最火紅的兩大企業,寶麗來(Polaroid)的拍立得照相技術不願授權任何人,後繼無力沒有新產品,最近破產了;全錄(Xerox)的複印技術賺了大錢,成立大型研發中心,發明的玩意多不勝數,像電腦應用的滑鼠及乙太網路(Ethernet)連接卡等,但沒有運用到新產品,抱殘守缺(複印機),以致年年虧損,公司愈來愈小。

專利有時也不一定是看得見,摸得到,譬如全球最暢銷的寶鹼(P&G)汰漬洗衣粉(Tide),看來簡簡單單,卻有三十多項專利保護,如果按照說明書,確實可以將任何污穢衣服洗乾淨。專利加上不停改進及全球市場布局,使汰漬一直保有世界第一品牌。

智財權確實是重要的。

且看惠普購併康柏,因個人電腦成長緩慢,高層要求全力拚「專利」,要兩年內專利數目成長50%~100%。

3COM在2001年獲八百二十八項專利,授權的收入有1500萬美元,是其最賺錢的單位;微軟2001年也有兩千個專利;全球專利龍頭老大IBM(國際商業機器)在2001年獲三千四百一十一項專利,其授權的收益是驚人的15億美元。

如果二十一世紀亞洲企業也能像IBM一樣,在專利授權的收益每年達10億美元左右,那將是亞洲人智慧表現的另一高峰。(作者為美國富嘉創投負責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