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楊泮池志在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

魏棻卿
user

魏棻卿

2002-11-01

瀏覽數 26,900+

楊泮池志在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11月號雜誌 第197期遠見雜誌

下午兩點,剛回到辦公室的台大醫院內科主任楊泮池隨即陷入一陣忙碌。只見四十八歲的他,頂著籃球員的體格,來回穿梭在辦公室內外,節奏緊張。但一談到牆上掛著的台大醫學院籃球隊感謝狀,楊泮池的臉部線條立即柔軟了起來。

很難想像,楊泮池在如此忙碌的情況下,還兼任籃球隊的領隊,研究卻一樣做得這麼有聲有色。當前最受矚目的成果,就是發現能夠抑制肺癌細胞轉移的基因CRMP-1,並且已經將相關基因技術移轉給國內外的生技業者。

肺癌和肝癌一樣,在罹患初期並沒有朕兆,一旦發現通常都已經是末期了。根據衛生署2001年台灣主要癌症的死因統計,肺癌位居近幾年來的第一位,一共有六千五百五十五人。

肺癌不僅死亡率高,復發率也高,楊泮池希望用基因調控征服癌細胞的轉移。肺癌的朕兆不明顯,通常發現時都已經是癌症第三期或第四期,大多只能進行化學治療,只有30%的患者勉強能夠開刀。即使開刀切除,兩年內的復發機率仍高達80%。

「所以我們希望找出和癌移轉有關的基因。不僅能檢測各個患者的復發率,也能減少癌轉移機會,」楊泮池道出研究的初衷。

CRMP-1基因延伸效益無窮

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能直接判斷患者的疾病類型(如:患者肺癌細胞是屬於會或不會轉移)。瞭解患者的疾病類型,才能夠精準用藥。但是要發展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必須先找出數個和癌移轉有關的基因。CRMP-1基因的發現只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開始。

楊泮池自1986年開始兼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1999年時,楊泮池和白果能用肺癌細胞株建立癌轉移的模式,再從九千六百個基因當中,找出五百多個可能和肺癌細胞移轉有關的基因。其中有一半是促進癌移轉,一半是抑制癌移轉。這些基因都有後續探討的價值。

CRMP-1則是五百多個基因中,研究進行最快的一個,論文已經發表在9月份的《美國國立癌症學院期刊》。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研究發現,CRMP-1基因就像是一個細胞的骨架,和細胞的移動有關。一旦這個基因的表現降低,(癌)細胞沒有骨架的牽制,會動得比較快,容易轉移。「這已經在肺癌患者的檢體中得到印證,」楊泮池說。

CRMP-1基因延伸的效益,不僅有助於藥物研發或篩選,還能結合相關癌轉移基因,製成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

目前,CRMP-1基因已技轉給國內一家生技業者,業者希望發展成藥物的篩選平台;另外,利用CRMP-1基因所做的單株抗體,也已經技轉給國外一家專賣檢驗試劑的公司。「雖然技轉授權金不多,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讓楊泮池很受鼓舞。

為了實現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的構想,楊泮池和研究團隊持續投入其他基因研究。如何連結分別位於台大內科、中央研究院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團隊成員,也成了楊泮池的重要工作。

放手讓研究團隊去做

楊泮池負責帶領團隊的整體研究方向,並適時分工授權。

楊泮池的基因研究團隊成員約二十位,其中有來自台大醫院的助理研究員陳健尉等人,以及來自中研院、國衛院的研究員白果能等人。

台大醫院團隊主導基因晶片研究,中研院、國衛院團隊則主導基因功能研究。一星期有兩天半待在中研院實驗室的楊泮池,每個星期要在中研院和台大醫院各開一次有關癌轉移基因晶片研究的會議。但在研究方面,「我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只要大方向對就好,」楊泮池說。

研究團隊的表現也不凡。除了已經發表的CRMP-1基因,目前研究團隊手中還有三個基因研究將在近期陸續完成,再向癌轉移基因檢測晶片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