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輕‧博‧短‧小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8-03-15

瀏覽數 10,700+

輕‧博‧短‧小
 

本文出自 1988 / 4月號雜誌 第022期遠見雜誌

穿貂衣,衛動物?

二十五年前,穿貂皮大衣有一定的規矩;場合要適當,所以在地下鐵、魚市場是不可能看到貂皮大衣的;晚上六點以前穿出來,也有失體面。除非這個人是不成氣候的小明星,或期待丈夫送她一件貂皮大衣當生日禮物的老婦人。

但現在情況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今年購物人潮擁進冬季拍賣的皮草店時,最具代表性的買主是年輕婦女,大約在三十歲以下;而且她們的收入,可能不如在場的店員。

她們信奉一個哲理:人生苦短,但嚴冬漫長;寧願寵壞自己,也不必等待男人替你買大衣。

現在美國超過一半(十年前只有二五%)的貂皮大衣被三十歲以下的年輕婦女買去。商人為了這個趨勢雀躍不已,出盡奇招,鼓勵她們繼續買下去。

雖然去年十月股市大崩盤以後,許多人相信奢侈品的銷售量會下降,但這個現象卻沒有發生在皮草市場上。去年美國近二十億美元的銷售總額,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皮草可能從此不再列入奢侈品的名單上。

在此同時,年輕買主的口味也改變了。她們追求的是較輕鬆、花俏的款式,而非傳統中規中矩的大衣。

這種強勁的購買慾,一直是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想壓抑的行為。美國有個團體就計畫舉辦廣告攻勢,企圖喚醒社會的良知;另一個團體則在情人節那一天,到各大城市的皮草店前示威,他們的標語是:「對野生動物發發慈悲,不要買皮草。」

至少到目前為止,這種呼籲並沒有遏阻一般人的購買念頭。「我的確想過這件事,」一位消費者邊說邊買下一件價值一萬五千美元的貂皮大衣,她接著說:「不過,假使我真的為野生動物擔憂,那我可能就吃素了。」

(李慧菊摘譯自TIME)

愛滋病在香港

在愛滋病肆虐之前,香港同性戀者的日子就已經不怎麼好過了。

根據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女皇時代的法律,英國殖民地對同性戀者可判處終身監禁。一九六七年,英國決定成人私自的同性戀行為不再觸犯法律。香港政有也朝這個立法方向進行。

一九六三年,香港政府的一項研究建議:十六歲以下的男、女孩都應受立法保護,不受性攻擊或虐待;二十一歲以上的男性出於自願、私下的同性戀行為不違法。一個組織健全的同性戀遊說團體贊同採取這些放寬的立法,但另一個華人團體卻大力反對。

由於香港的前途問題成為香港政府注意的焦點,有關同性戀的研究報告遂擱置一旁。近年來,愛滋病的沈沈陰霾更使得政府官員小心翼翼,唯恐放寬法律,會助長愛滋病的蔓延。

中國古書記載,同性戀的存在最遠可遠溯至西元前十一世紀的商朝。漢史上也有關於皇帝與其男性伴侶的記載。到了西元第十世紀,男妓與人妖在中國社會裡可說是稀鬆平常,然而道貌岸然的香港華人仍不願相信。他們認為同性戀是西方社會的問題,法律應該保護年輕純潔的中國人免受不良影響。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一些香港人擔憂,法律若不制裁同性戀行為,則無異於鼓勵其存在。香港政府瞭解,雖然制裁同性戀行為,最高僅判處十八個月徒刑,但是只要同性戀行為依然違法,則華人或西方同性戀者,鮮有願意接受愛滋病檢查的。

警方職責所在理當檢舉同性戀者,但同性戀者多半不願坦承其行為。同性戀者除害怕被檢舉外,也怕被勒索,更怕受疾病感染。

目前紀錄顯示,香港有四名愛滋病患,八十三名帶原者。對愛滋病的恐懼也繼續蔓延。

中國大陸並無任何法律制裁同性戀行為,對中共而言,這個問題不值一提。愈來愈多的香港同性戀者搭乘火車越界進入廣東,尋求尚無感染愛滋病之虞的同好,一方面還可規避觸犯法律。

數十年來中共驕傲的聲稱,在中國大陸,色情蕩然無存。可是現在廣東省卻開辦男、女妓的登記--儘管官方紀錄中,他們根本不存在。

(摘譯自The Economist)

權力的囚犯

這真是一個「強人」有難的時代。

繼菲律賓的馬可仕、海地前總統杜華利相繼被推翻之後,巴拿馬軍事強人諾瑞加(Manuel Antonio Noriega)又遭美國指控涉嫌販毒。

此一事件不僅使他個人猶如「教父」般的權威受到挑戰,也將巴拿馬帶入一次政治危機中;美、巴兩國的關係更因此陷入僵局。目前巴拿馬是美國在中美洲駐軍最多(一萬名軍人)、最具戰略價值的據點。

一九八一年,前軍事強人托利荷死於飛機失事後,諾瑞加急速竄升,兩年內接掌軍政。在此之前,他早已顯露勃勃的雄心。三十六年前,這位軍校畢業生在畢業紀念冊上寫著:「我將成為這個國家的精神醫師及總統。」

在這三十多年的軍人生涯中,他也的確顯露出不凡的魄力。他把巴拿馬原本衣衫襤褸的軍伍脫胎換骨,成為全國最先進的政治、經濟力量,因而贏得人民幾近崇拜式的效忠。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以這種地位、權勢回饋自己。他從賭場、機場、海關及移民業務中攫取數以百萬計美元的不當利益,並有一家進出口公司、一家銀行、軍火公司、兩家機場免稅商店、三家報紙、一家電視台和十家以上的廣播電台,在替他賺錢。

這就難怪諾瑞加可以坐享價值六十萬美元的華廈;而他的女兒在紐約觀光時,三十六個小時之內,光是買衣服和珠寶,就花掉五萬七千美元 雖然諾瑞加每個月的薪水只有兩千美元。

由於美國的指控,諾瑞加遭到國內各階層的抨擊,包括軍隊中的將領在內。很多接近他的人認為,五十四歲的諾瑞加想找一個好台階,就順水推舟地下台。但圍繞在他身邊的政客、商人,卻不允許他這麼做;因為他們相信,諾瑞加一旦下台,他們賴以謀求暴利的招牌也就不復存在了。

「他真是個權力的囚犯。」巴拿馬前任國防部長為諾瑞加的處境下了這麼一個註腳。

(李慧菊取材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