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建築與設計學群:理性感性兼具,讓設計美學走入生活

邱于瑄
user

邱于瑄

2021-02-24

瀏覽數 54,9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建築與設計人才需有理性的科學分析能力,並與感性的美學整合。圖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建築與設計人才需有理性的科學分析能力,並與感性的美學整合。圖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本文出自2021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小至器皿家具,大至城市規劃,建築與設計學群幾乎就等於日常生活,涵蓋領域多元,包含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空間設計、媒體設計、商品設計、景觀建築等。周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小習慣,或是平時看的電影、小說等,都可以成為設計靈感素材。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李俐慧表示,設計人才需要對人、社會、周遭生活情境等具有關懷,能洞察人與物、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互動時的各種現象或問題,並試圖透過理性的科學分析與感性的美學整合,提出創新方案,以因應現象或問題。 

設計美學加持,提升生活品質 

兼具理性思惟與感性情懷,設計人才需接受設計思考、設計方法、執行製作技術、整合應用、美學等訓練。不少學生因自身美術、繪畫技巧不好,而不敢踏入設計學群,但李俐慧認為,設計並不等於繪畫技巧,以工業設計為例,其實最需要的,是整合應用的能力。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遠見週年慶】遠見x未來兒童 特價 4,499 元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數位專題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進入第十個年頭,2016年,高教因應退場危機而啟動一系列的轉型新政,十年來,《遠見》一同陪著高校走過轉骨之路。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