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1日首樁感染案例發病以來,新冠肺炎擾世已足足逾400天了。回顧這400多個日子以來,全人類應該都深深體悟到,新冠疫情最可怕的並不是死亡人數和醫療崩解,而是政治的副作用。
於是有評論家將之喻為史上最政治的一場瘟疫,畢竟這株病毒,不但早已淪為全球兩大強權的博弈籌碼、民族及孤立主義的尚方寶劍,更進一步地讓意識型態的對峙,斬斷了抗疫的專業,讓許多荒謬的反智行為,占據了人類進步的空間。
而這一年來,比爾蓋茲應該對這樣的荒謬,最有感觸。
日前,我在一場社交茶敍上,聽聞一位佈局全球的企業主抒發了高見:「比爾蓋茲實在很傻!」此言一出立即眾所納悶……
照理說,在1995-2007連續13年蟬聯《Forbes》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茲,應是最擅於精算的聰明人,尤其他在2015年TED演講中,預言未來數十年,人類可能因病毒損失千萬條性命,更彰顯了他的睿智與遠見,怎會與「傻」畫上等號?
原來,比爾蓋茲2008年離開微軟後,把58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捐到蓋茲基金會,致力於公益。去年在疫情發燒之際,基金會則陸續投資一億美元支援疫苗及藥物研發。這原為美事一樁,但鎂光燈下總藏著暗黑的角落,整件事,被黑化成一樁樁的陰謀。
2020年12月底,羅馬尼亞、泰國與阿拉伯世界開始流傳一支影片,警告世人,比爾蓋茲將透過疫苗,「完全統治」世界。最荒謬的推演是,說他將趁著疫苗接種植入微晶片,以追蹤與控制人類。難怪,茶敍中的那位企業主會語帶同情地道出他的慨嘆:「真傻,放著舒服的退休生活不過,還沾惹了一身腥。」
但耐人尋味的是,即便有人硬是要將疫苗污蔑為生化武器,多數人卻還是盼著它的到來。也因為需求太為殷切,還衍生出橫亙在富人與窮人間的「疫苗鴻溝」、強國與弱國之間的「疫苗主權」爭奪戰。
使得同樣是疫苗,有人等得崩潰,有人輕鬆插隊,道出普世眾生「同命不同價」的殘酷,也提供了惡魔作惡的溫床。
在疫苗搶翻天之際,由於美國佛州是最早開放疫苗施打的區域之一,加拿大航空公司Momentum Jets就透露,當地富豪願以新台幣70-224萬元的價錢購買當日往返佛州的機票,為的就是能搶先施打。致使不少苦等疫苗的平凡人,只能對著這場「疫苗接種食物鏈頂端」的富人,望穿秋水、望之興嘆。
還好,儘管疫情讓人性的醜惡,一一現形,卻也可能讓人性的光輝,變得更純粹。印度裔英格蘭小姐穆克吉和愛爾蘭總理瓦蘭德卡,都放下原有的工作,重披白袍,投入診治病患的第一線。而當所有人都用盡氣力避免自己感染Covid-19時,世界上卻有一群人自願染毒。
記者衝第一線,搶當疫苗試驗受試者
美國一名紐約客Josh Morrison組了一個非營利組織One Day Sooner(快一天也好),早在去年就號召全球自願施打實驗疫苗的勇者,2021年初,他們更在英國進行實驗,自願在體內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為的就是能大幅縮短動輒數年的人體試驗期,快速催生救世仙丹。
其中,23歲的美國志願者克萊因沃克斯就表示:「疫苗越早研發成功,一天就可能拯救7000多條人命!」另外,不久前才捐贈腎臟的20歲男子羅爾也坦言,「捐腎的死亡機率是 1/3300,但擔任新冠疫苗人體試驗者,風險比捐腎更低……」
《遠見》記者蔣濬浩,也秉著永遠衝到「第一線」的記者魂,「以身試針」地成為台灣本土疫苗的受試者。同時,本期封面故事,亦以《疫苗過後,疫情過?》為題,除了越洋電訪到以色列疫苗接種者,為疫苗釋疑,並詳細地分析了在這場疫苗戰中,台灣未來的贏面與輸面。
《遠見》不壓寶疫苗的成效,也不捲入疫苗產地的口水戰,只盼望在驚濤駭浪的世局裏,扮演「錯誤資訊」的防波堤,為人們在至暗時刻,找到光明。
誠如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言:「防疫已通過期中考,但期末考要靠『疫苗』。」究竟投身於疫苗催生的比爾蓋茲到底是自找麻煩的「傻瓜」,還是個深不可測的「陰謀家」?搞的是循私為己的「陰謀」,還是造福世人的「陽謀」?只能留待智者公斷。但最起碼,世界上還有太多為人類犠牲付出的傻瓜,足以贏得你我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