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與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高級官員一起站在交易所的貴賓席上,慶祝友達股票開始在NYSE掛牌交易。透過電視衛星轉播,李焜耀看起來意氣風發,因為友達剛剛募集到新台幣200億元,也成了台灣少數能在NYSE交易的公司,這完全要拜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的前景樂觀之賜。
兩個多月後,場合換成了台北的法人說明會,主角同樣是李焜耀,不過產業景氣已經不像之前熱絡,從去年第二季谷底反彈以來,TFT-LCD價格首度下滑(見表一),價格跌破250美元,主要是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仍弱,第三季開學潮(back to school season)買氣不如預期,國外訂單遲遲不來,再加上廠商老早就把原料準備好了,庫存品累積便成了無法避免的結果。
另外,惠普(HP)合併康柏(Compaq)以後,筆記型電腦產品線由五、六條縮減一半,對TFT-LCD的需求跟著減少,面板市場的售價因而受到壓抑。李焜耀在法人說明會上清楚描繪了市場的現況與未來:「7、8月不會有太大起色,9月還看不清楚,舊客戶傾向愈晚下單愈好,新客戶的訂單也在拖延。」他預計友達第三季出貨量將比第二季減少兩成,平均售價則是降低10%。
以全球市占率來看,李焜耀說友達約有13%,僅次於三星電子和樂金飛利浦(LG Philips Display),在台灣更是排名第一,他對市場的看法充分反映了TFT-LCD產業正陷入不景氣。更糟的是,三星新的第五代廠已經量產,台灣五家主要廠商(友達、奇美、瀚宇彩晶、華映、廣輝)的五代廠產能也將在明、後年陸續開出,供給快速增加,意謂著價格要漲比較困難。美林證券研究部資深副總裁王建中表示,「今年下半年需求比較差,明年新的產能開出來以後,價格會有壓力。」
台灣勝出日本、追趕韓國
即使如此,TFT-LCD仍然是台灣能在國際舞台揚眉吐氣的產業之一。瀚宇彩晶稽核處處長蔡榮宗指出,台灣自從跨入這個產業,已經投入9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以上的資金,市占率迅速提升到第二名,僅次於韓國(見表二),而2004年之前將再加碼投資60億美元打造技術最先進的五代廠,如此積極的投資使得「台灣花三、四年時間就達到日本花了二十年才建立起來的規模,」蔡榮宗表示。
經濟部資料顯示,友達等五家台灣業者去年總共創造了約25.3億美元產值,全球市占率達到26.1%,今年預計產值成長超過兩倍,為67.8億美元,市占率則是大幅成長到38.3%,與韓國39.5%只相差一點點。
友達與其他台灣業者目前落後韓國,但是雙方差距正逐漸縮小。李焜耀認為三星和樂金飛利浦都有大財團支持,資金取得比較容易,同時,進入市場的時間早,技術和規模相對優越;台灣的優勢在於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都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這兩項產品的面板需求量非常大,友達的產品直接就賣給台灣的電腦製造商。
另外,台灣業者積極在大陸布局,把最耗費人工的後段模組由大陸工廠組裝,以降低成本;韓國雖然也規劃在大陸設廠,但進度已落後台灣。
未來除了技術、成本、產能,LCD TV(液晶電視)等新產品的開發也是雙方一較高下的戰場。LCD TV屬於大尺寸,相對液晶螢幕的主流規格15吋,LCD TV都在30吋以上,三星甚至已經生產40吋的產品,因此用面積較大的第五代面板切割比第四代具有經濟效益。不過,LCD TV的缺點是價格太高,「能否大量刺激需求還要再觀察,」王建中表示。
隨著年底聖誕節採購旺季即將到來,李焜耀認為需求可以慢慢回升,只是幅度有多大現在還看不清楚。
分析師也認同這個看法,台灣規模最大的券商元大京華證券研究部協理吳心儀指出,TFT-LCD需求可能9月起轉強,意謂著7、8月的時候,TFT-LCD因利空頻傳,導致股價不斷下挫的情況應該可以告一段落,投資人不妨逢低買進股價跌深的友達、彩晶和華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