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楊紀華打造鼎泰豐台灣名牌

楊永妙
user

楊永妙

2002-08-01

瀏覽數 75,850+

楊紀華打造鼎泰豐台灣名牌
 

本文出自 2002 / 8月號雜誌 第194期遠見雜誌

許多人經過台北市信義路,都會被「鼎泰豐」門口一大串人龍震懾住。

「真的有那麼好吃嗎?」長長的人龍是一項證明。它證明的是儘管小籠包到處都有,但是「鼎泰豐」的小籠包卻做到讓顧客願意等待。「鼎泰豐」是楊秉彝於1958年所創立的,結果竟以「小籠包」成為高品質的「台灣名牌」。

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上桌,打開蒸籠一看,十二粒小籠包都是一個模樣;皮面上細細的十八條褶線,每粒重量二十一公克,只容許正負零點二公克的差異,視覺上完全看不出來。「所有的小籠包重量一樣,皮的厚薄一致,褶線也一樣,」楊紀華說。

以食藝極緻的高品質,形成和同類型產品的差異化,是「鼎泰豐」成功的因素。

高品質拉大了鼎泰豐和同業之間的距離,是「鼎泰豐」的核心競爭力,更是「鼎泰豐」成立四十四年來歷久彌新的主因。

「鼎泰豐是典型以『差異化』定位發展成功的範例,」裕隆汽車副總經理徐福光說。

嚴格要求品質是重要差異

差異化來自楊紀華對品質嚴苛的要求。

最經典的產品是鼎泰豐的蟹黃小籠包。親眼見到鼎泰豐師傅挑蟹黃的王品餐飲關係企業董事長戴勝益形容,看到八位師傅同步挑蟹黃的場面嚇到了。「這麼高時間、人工成本,竟然有商家敢做,」戴勝益說。

上午八點,商家送來一百斤大螃蟹,鼎泰豐師傅一隻隻驗蟹,以確認每一隻蟹都處於生猛狀態,之後,店家以零度以下的冰凍伺候,讓蟹昏倒,才剪斷草繩、刷洗、清蒸。

一般商家的作法是買現成蟹黃入餡,楊紀華卻是整隻大紅螃蟹一分為二後,再把兩小塊蟹黃挑起來。

「這樣的不計成本,為的就是維持高品的,」楊紀華說。

這是「鼎泰豐」唯一的,也是不曾鬆懈過的目標。

1993年美國《紐約時報》將「鼎泰豐」評選為世界十大餐廳之一,但楊紀華仍兢兢業業,就怕食品不夠精緻、服務不夠周到。

但是,鼎泰豐並非沒有挑戰,因為,鼎泰豐的點心,全都依賴手工,「所以說鼎泰豐最難的是師傅的養成,」楊紀華說。

中央廚房與師傅各有分工

楊紀華認為,小籠包是「口味會隨師傅凋零」的料理,所以他積極培養人才。前年投資新台幣1500萬元成立的中央廚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人才訓練。

2000年11月,中央廚房的成立把「鼎泰豐」帶進新的階段。

中央廚房的作用是原料的前處理、部分點心的半成品製作,但更重要的使命則是師傅的培訓。

小籠包、蒸餃、燒賣、餛飩等傳統麵點,必須靠師傅親手發麵桿麵、挖餡捏製而成,手工美食的難度相當高。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發展中央廚房,讓鼎泰豐可以有系統的訓練人才,突破過去一位師傅只能帶一、兩位徒弟的師徒制,改為小班制的食藝教學。

中央廚房同時也是原料供應中心,有了機器幫忙,像是攪拌、青菜瀝水等作業,都可以更有效率。

在中央廚房裡,中國美食最不可能做到的規格標準化,鼎泰豐做到了。

「鼎泰豐以中央廚房的概念,成功地達到控制品質的目的,」太平洋生活事業公司董事長龔寶祥表示。

即使到了門市現場,師傅的手已經如秤般精準,但楊紀華還是要求每一粒小籠包都還要經過過秤的程序。

「楊老闆會抽查每一粒小籠包的重量,」在忠孝門市,一位個頭高高,長相斯文的師傅偷偷對記者說。

這裡最難的是師傅的養成,為了永續經營,「我們的步調不能太快,」楊紀華說。

在鼎泰豐,培養一位成熟的師傅最少也要兩年。

小籠包的食藝技術,除了苦練別無他法。從發麵桿麵,學了一年還沒辦法桿皮,更別說是挖餡捏製成品,「我們這裡真的很嚴,」一位正在桿皮的師傅,攤開右手就可以看到厚厚的繭。

如果人才流失,鼎泰豐的美味就會難以為繼。為此,楊紀華就以用心帶人,高薪及很好的福利來留住人才。小籠包是會隨師傅手藝而失傳,「所以人才真的很重要,」楊紀華特別強調。

中央廚房成立後,鼎泰豐一直等了將近一年,培訓出足夠的人才,才在台北市東區ATT流行服飾廣場開了台灣的第一家分店,同時也舒緩了台北信義總店的排隊人潮。「我們也要讓年輕的族群喜歡鼎泰豐的口味,」楊紀華說。

人才養成後,才能使鼎泰豐總店和分店,產品、口味和服務的水準都是一致的,只有裝潢、地點和師傅不同。

只是,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認為,信義總店的點心和分店的不一樣,「我們只好讓客人自己去選擇想去的地點,」楊紀華說。

高品質的台灣名牌

中央廚房的另一個作用,是讓鼎泰豐的產品走出門市,走進航機的客艙。

鼎泰豐開發的冷凍小籠包自今年2月10日起,在長榮航空台北——東京航線商務艙中供應,也是鼎泰豐中央廚房生產冷凍食品的試金石。

如何讓鼎泰豐達到盡善盡美,是楊紀華追求的目標,「顧客的要求,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楊紀華說。

1996年進軍日本,2001年進駐香港、上海。「鼎泰豐」的品牌價值是高品質。

「在上海,鼎泰豐就等於高品質的台灣名牌,」今年7月才調派前往大陸的意庫行銷諮詢公司專業經理張淑芬說。

品牌也是鼎泰豐獲利的來源之一。目前在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京都的高島屋以及香港、上海都看得到鼎泰豐,但這些都只是採取權利金、技術轉移方式設立的國際據點。「只有美國店是直營的,」楊紀華說。

雖然早在五年前就採取電腦系統,但站在門口等候入場是許多顧客共同的煩惱。「改善點菜流程,不要讓客人站在門口排隊太久,」徐福光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