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永續之道】系列文章,將帶領讀者一窺台灣三家創立於1980年代的企業,各自在循環經濟、豬肉農食,及文化創意領域,堅持創業使命,運用數據推動營運創新,邁向永續。
全球經濟瞬息萬變,一場疫情、各國政經發展皆可能加劇大環境變化。對此,公司經營者不斷找尋方向,希望打造出真正有韌性、能持續彈性應對市場變動的永續企業。 根據今年 SAP 聯合牛津經濟研究院訪談全球 3,000 家企業所出的報告《推動企業願景:卓越組織如何整合社會理念與經營策略》,企業要邁向永續經營,須思考如何把業務目標與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等使命結合,建立良好社會聲譽,成為客戶與消費者信賴的品牌。
1980年,台灣再生塑膠製造大廠宏恩集團創立。基於對環境的使命,宏恩集團董事長洪哲盛與兩位弟弟投入循環經濟,攜手展開廢塑膠回收事業,致力將垃圾化為綠金商機。40 年來致力賦予廢塑膠全新商業價值,持續專研塑膠再製科技,其產出的再生塑膠品質達 90% 媲美新料等級,被廣泛應用於汽機車零組件、家庭電器、運動設備等產品。並打入國際知名大廠供應鏈,進軍全球市場。
塑膠再造技術精益求精,數位轉型強化全球即戰力
回憶早年創業光景,每天早起收購廢塑膠,洪哲盛兄弟三人全靠己力扛數十公斤重的塑膠廢料,現在洪哲盛走起路有些駝背,是事業草創時留下的「禮物」;這份禮讓他堅信,環保與經濟發展能平衡共生,更致力於循環經濟事業,為廢塑膠創造新生命。
「一顆再生塑膠粒,我牙齒一咬,馬上知道品質好壞!」言談中展現40 年真工夫的自信,洪哲盛早已將塑料製造專業化為底蘊。宏恩專業的塑膠再製技術,近年成功打進國際供應鏈,像是成為瑞典知名傢俱品牌的台灣指定再生塑膠供應商,持續擴大國際版圖。
然而當宏恩一步步邁向世界,營運規模成長,便發覺需要一套國際性的 ERP,來進行系統性管理。整合旗下子公司數據,建立數位核心,包括料號、作業術語都得統一,讓經營者能快速掌握整個集團營運狀況,全方位運籌帷幄。因此,宏恩選擇導入 SAP S/4HANA Cloud。
SAP 全球副總裁、台灣總經理林偉德表示,台灣製造業以堅實技術與優質產品著稱,想征戰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必須盡快加強數位競爭力。台灣中小企業導入雲端ERP可加快上線時間,且採用雲端部署方式,能有效降低初期IT建置成本、優化人力配置。以宏恩為例,導入彈性佳、擴充性高且上線快速的SAP S/4HANA Cloud,建立起營運基礎,標準化作業流程,加速資訊彙整,能持續支援未來長遠的永續經營。
SAP雲端 ERP助標準化流程,營運數據精準掌握
宏恩陸續在總部與子公司上線SAP S/4HANA Cloud,透過嚴謹且細膩的系統重新檢視企業流程,實現各子公司資料可視,彙整和分析更為即時。以財務為例,之前各單位成本皆採人工計算,資料統整曠日廢時;如今新系統可自動輸入各業務流程相應數據,幫助集團準確管控資訊正確性。無論籌備海外布局或企業傳承,均能透過數據提升決策品質。
此外,因SAP ERP流程管控嚴謹,導入過程,審慎管理各環節程序,協助企業重新檢視內部作業。以銷售為例,宏恩過去較沒有嚴格規範,業務可隨時打單出貨。但現在SAP S/4HANA Cloud導入後,流程勾稽建置完善,業務必須先有報價才能打單出貨。這看似基本程序的梳理,對台灣傳產來說卻是關鍵的改變,流程標準化正是企業升級、邁向永續發展的利基。
林偉德提到,宏恩提倡循環經濟的初心,四十年如一日,其創立與壯大,不斷見證企業營運與環境使命的共榮價值;SAP也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透過系統性管理,傳承創業理念與營運智慧,讓經營典範永續交棒,生生不息。
更多企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