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正文要和國際大廠看齊

李翠卿
user

李翠卿

2002-07-01

瀏覽數 31,700+

正文要和國際大廠看齊
 

本文出自 2002 / 7月號雜誌 第193期遠見雜誌

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孵了兩枚金蛋,一枚是剛上市的神基電腦;另一枚則是上櫃網通股股王正文科技。

神通集團約持有正文科技20%股份,事實證明這筆投資絕對值回票價。WLAN(無線區域網路)議題在去年炒得熱鬧滾滾,以無線網路卡為主要產品的正文科技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年初一度飆到250元,截至6月,正文股價仍有95.5元左右,穩居上市櫃網通股股王。正文去年EPS已高達7元,根據正文4月對外發布的財測,預估今年EPS甚至可達12.51元。

正文的高股價,讓部分同業感到不解,一位網通大廠的主管表示,「我們以LAN(區域網路)起家很久了,股價100多元,正文股價卻超過200元,這根本不合理!」

做WLAN產品的網通股何其多,正文能脫穎而出自有其過人優勢。接單方面,除了原有的國際知名客戶如友訊、英特爾以外,去年第四季還新增了阿爾卡特、NEC、戴爾、台灣固網、弘捷等新客戶;成本方面,正文與美國晶片大廠Intersil策略合作,可降低成本並加快產品開發速度。

無線網路卡方面,正文2001年出貨量約一百萬片,占台灣出貨約19%,今年預估出貨二百萬片,全球市占率達五分之一。

在大紅大紫之前,正文已經默默耕耘了十年,三年前甚至還虧損七千多萬,好不容易才羽翼豐滿。「我們也是蹲馬步蹲了很久,」正文科技總經理陳鴻文表示。

正文在WLAN上的布局很深,上至基礎設備端的電信系統,下至消費端的無線網路卡和橋接器。陳鴻文期許,「希望正文可以變成像思科(Cisco)或朗訊(Lucent)這種國際級設備大廠。」

Cisco和Lucent都是國際知名通訊大廠,產品橫跨系統端與消費產品端,去年受到景氣牽累,財務表現並不是很理想,但做為國際大廠,無論是知名度、技術層次、產品線的廣度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文以這兩家廠商為標竿,企圖心可見一斑。

先做WLAN,再切藍芽

兩年前,另一種無線通訊技術——藍芽一片大好,藍芽的推廣組織也比WLAN標準802.11的組織強勢許多,無線通訊起家的正文當時卻沒有介入,獨鍾802.11的產品。

正文的理由是,當時發展藍芽的時機不對。藍芽晶片剛出來就喊出5美元的目標價位,可是這個價格卻一直遲遲無法降下來,目前還是維持在10美元上下,而且藍芽一直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應用,以致雷聲大雨點小。陳鴻文認為,那時候還不是藍芽崛起的最佳時間點。

不過,他並不因此否定藍芽,他認為藍芽仍有可觀的潛力,但在應用上必須重新定義。他解釋,藍芽的設計並不適合當做一個「網路」(network),而是點對點的無線傳輸技術,用來連結不同的機器,像是手機、印表機、數位相機等資訊產品,屬於傳輸距離較短的應用。

「藍芽應該用在消費商品上,」陳鴻文表示,如果硬要把藍芽當做網路用(傳輸距離較長),成本就得提高,當然很難普及,可是如果藍芽的技術以手機為中心,就會有市場。正文目前也開始切入藍芽市場,他預估,「2002年底之前,藍芽價格就有可能降到5美元以下。」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軍方背景」的人才

正文的技術班底是有「軍方背景」的,研究團隊以中科院人才主導,另外還有一個位在立陶宛的祕密人才庫。

由於政治因素,台灣無線通訊領域的人才有如鳳毛麟角。以前台灣實施戒嚴,電波都由國家管制,只有在軍方研究飛彈的人,才能夠「光明正大」地研究電波;否則,即使是在國外攻讀微波通訊的人才,回國還是只能坐在電腦前面模擬,不能做實驗,「你一做實驗發射無線電波,警總就來敲門了!」陳鴻文笑說。

大環境不許可,偏偏做電波這一種類比訊號又是一門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工夫,需要經驗積累,不像數位訊號人才只要短時間就可以養成。正文科技技術副總經理蔡福讚一語說出箇中難處,「以前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養成一個類比訊號人才,但培養一個數位訊號人才,只要五個月就可以了。」

解嚴以前,中科院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台灣無線高頻人才。陳鴻文動用了同學、朋友的關係,從中科院挖來一批精銳,技術副總經理廖福讚、研發部經理廖錫安都出自中科院。

現在,無線通訊人才還是供不應求。陳鴻文就從源頭下手,找台大、清大、交大等知名學府的電子、電信所教授要學生,他半開玩笑地說,「刊報紙沒有用啦,我們其實都是靠介紹牽線的。」

許多公司在國外都有實驗室,正文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正文的祕密武器放在寒冷的東歐小國立陶宛。某一年德國CeBIT電腦展時,這些人向參展廠商正文毛遂自薦。這一批前蘇聯的人才也具有軍方色彩,陳鴻文表示,軍方出身的人在技術品質上相當好,只是不懂得如何商品化。在陳鴻文眼中,這群人是非常理想的員工,技術層次高,價格便宜(由於當地生活水準低,每個研發人員月薪大約是1000美元),又比大陸員工忠誠度高。「位在那麼偏僻的地方,不怕有人想挖角,」陳鴻文笑說。

面對競爭,求之不得

這一兩年間,跨入無線區域網路的競爭者多達數十家,但陳鴻文卻認為求之不得。「以前做無線通訊很寂寞,」他表示,過去台灣無線通訊沒有地位,揀來揀去就只有一家台揚在做,國外大廠若想要買無線通訊產品,絕對不會選中台灣,現在有這麼多廠商共襄盛舉,絕對是一件美事。此外,WLAN是跟電腦產品環環相扣,台灣最強的就是電腦產業,陳鴻文相信,WLAN絕對是明日之星。

不過,由於生產無線網路卡的的技術門檻不高,競爭非常激烈。此外,根據元大京華投顧分析師秦銘徽的研究,正文的最大客戶友訊也漸漸把單子轉回子公司旺訊,若死守無線網路卡產品,恐有客戶流失、毛利下降之虞。

正文認為決戰點並不在無線網路卡之類的終端消費產品,而在於技術層次高的系統端,即生產公眾區域無線區域網路的產品。正文對技術的投資不遺餘力,除了找頂尖人才外,也走垂直整合路線,投資兩三家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與系統設計公司,企圖心非常明顯。

陳鴻文一再強調,正文並不只是做網路卡和橋接器的代工廠商,在其他廠商仍在代工網路卡的時候,正文就已經開始投入系統開發,到目前已有三年之久。他表示,就毛利來看,做系統的附加價值比代工網路卡高三倍,「大家眼睛不要只瞪著一片卡,大家拚價錢,最後價錢一定爛掉。」

在客戶方面,目前已經和一些國際大型電信公司進行洽談,正文目前正伺機而動,等待電信業者大舉切入無線區域網路市場,屆時,就是這筆投資開花結果的時候。(李翠卿)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