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松翰轉型挑戰不景氣

羅詩城
user

羅詩城

2002-07-01

瀏覽數 29,250+

松翰轉型挑戰不景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7月號雜誌 第193期遠見雜誌

老將松翰跟大嘴鱸魚扯在一起,好像我們是捕魚的,」自嘲是漁夫的松翰副總經理熊健怡語帶玩笑地說。以玩具語音IC起家的松翰,2000年推出大嘴鱸魚,在美國奇蹟熱賣,一舉打響松翰的知名度。

成立初期屢屢推出明星產品的松翰,一直維持良好的成長及獲利。1996年成立的松翰,第二年搭乘電子雞的順風車,以及後來的大嘴鱸魚等產品,營收自1997年的新台幣1.41億元,快速攀升至2000年的14.38億元;1998年的EPS(每股盈餘)甚至站上19.05元的高點;在去年《遠見》雜誌科技200強的調查中,雄踞第一強。

受景氣之累,去年小跌一跤,獲利和營收都呈現出負成長,但是EPS仍領先同業。松翰去年營收13.3億元,較前年衰退了7.5%;EPS也首度跌至6.74元,雖不如前兩年11.66元、9.66元亮眼,但依然傲視群雄,高居排行榜的第三強。

問及成功的秘訣,熊健怡爽朗地說,「平平順順過日子,沒有奇蹟,不靠surprise(驚奇)。」

面對成長的衰退,熊健怡認為,目前玩具的語音IC市場呈現四分天下的態勢,對手都不是省油的燈,要年年成長可不是那麼容易。

開拓新產品及市場

展望未來,松翰不期待明星商品是否出現,而是決定擴大攻擊面,採取兼具新產品及新市場開發的縱深策略。

熊健怡指出,由於消費性市場規模固定,明星商品出現反而會造成資金的排擠效果,最終結果並不會增加公司的營收。相較於明星商品季節性的投機,少量多樣商品創造穩定獲利才是依歸。

部署新產品,瞄準未來趨勢。「這是自核心技術向外擴張的升級策略,」松翰總經理鮑世嘉說。

早在兩年前,松翰就已積極進行新產品的開發。除核心技術的語音控制IC朝更高階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訊號處理技術)邁進外,已經另外完成部署USB介面應用IC、八位元微控制器(MCU)、數位相機控制IC等三條產品線,目前都有小量接單。

鮑世嘉認為,雖然產品間目前看來關聯性不大,但在未來智慧型玩具的趨勢上,或許會逐漸聚合。

松翰兵分二路開拓新市場。熊健怡表示,松翰不僅固守既有疆土,亦積極開拓大陸市場及二線廠商。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松翰揮軍西進大陸市場。今年第一季松翰在深圳設立產品推廣處,積極與通路商配合。元大京華投顧研究部副理鄭宗祺認為,進軍大陸的微控制器將決定今年成敗。

鮑世嘉指出,大陸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微控制器中的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類比數位轉換器)較占優勢,將以先鋒之姿,帶領其他產品突圍。估計將占今年營收10%以上。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賴昱璋則表示,進軍大陸,通路商的選擇非常重要。由於通路商將協助原廠IC Design-in(設計導入)至產品的支援服務,以及擔負應收帳款催收與客戶信用管理的責任,因此若配合得宜,有事半功倍之效。

開拓新市場的第二步棋是,積極轉向,爭取二線廠商訂單。一直將火力集中在美國市場的松翰,是美國主要玩具廠商美泰兒(Mattel)與孩子寶(Hasbro)的主要IC供應商。長期深耕美國大廠的結果,反而忽略二線廠商。

熊健怡表示,為分散風險,不能將市場過於集中,爭取二線廠訂單不僅降低風險,量也能提升。他說,「平均每個月一百五十至兩百張訂單,累積起來,量也非常可觀。」

賴昱璋也指出,將戰線拉至二線廠,最大差別在於服務。不似一線廠只需配合,二線廠資源比較匱乏,更多額外服務提供才是考驗。

人才是最大問題

松翰亟思轉型,無奈人才總是「過門不入」。從低階消費性IC轉型高階DSP,松翰用各種方法徵求研發人才,找了兩年,一個也沒有。「大家都以為是開玩笑,」鮑世嘉好氣又好笑地說,「沒人相信玩具也需要高科技。」

三顧茅廬,才請來第一位研發經理,面臨未來產能提升,松翰需要更多高手抱拳相助。鮑世嘉無奈地說,上櫃手續繁雜,但成立五年就選擇上櫃的松翰,打的算盤就是希望能廣開知名度,吸引優秀人才入列。「現在是比較好,但離目標還有段差距,」他說。

雖然去年不景氣,客戶趨於保守,使得新產品的推展受阻。「但是松翰還是要繼續前進,」鮑世嘉表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