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拜登時代仍將中美對峙!美國重磅學者:台灣何不這樣賺機會?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0-11-26

瀏覽數 21,700+

圖/Unsplash by Vernon Raineil Cenzon
圖/Unsplash by Vernon Raineil Cenzon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曾是柯林頓總統時代的特別國家安全顧問。他近期受邀在台演講直言,預料拜登上台,中美對峙的狀況仍將延續。然而,這對夾在中美之間的台灣來說,卻是一個值得把握的好機會。

何漢理現為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也因教育部玉山學者攬才方案,定期訪台做學術交流與授課。本週,他受邀於台北論壇上舉辦午餐演講會,以美中關係為主題發表演講。

在會中,何漢理強調,他觀察中美關係這些年,已從過往的深度合作,變成現在或可稱為是「冷戰2.0」的對峙競爭狀態,預料拜登上台也不會改變太多。主要是美國一般民眾,對中國觀感不佳,絕非只是川普政府的操作使然。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三點來說。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台北論壇提供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台北論壇提供

這三點,讓美國人對中國印象變差

第一個關鍵原因是疫情,近期不少美國民調均顯示,美國人認為中國是全球新冠疫情的始作俑者。他們均責怪中國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國內疫情,導致病毒蔓延到全世界,這方面要負起很大的責任。

第二,中國在疫情剛起時,不肯及早讓第三方機構到境內,做公平獨立的調查,讓外界專業人士無法信服,也是導致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

第三,美國新世代年輕人,則特別關注中國人權問題。這一點讓何漢理有些驚訝,因為以前算是冷門議題。許多美國學生,特別關心新疆人權;另外也有一些人很關心香港抗中議題。對中國政府處理態度不表認同。

除此之外,中美貿易談判的爭議;外資與外企在中國市場的諸多限制;還有中國在南海的挑釁、在台海過多的軍事演習、在香港實施國安法等一連串事件,都是讓美國人對中國觀感變差、並把中美關係逐漸推向負面的因素之一。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台灣應積極國際化,把握良機吸引更多人才

何漢理特別呼籲,若中國政府希望在拜登上台後,改善中美關係,要請中國停止說些無法讓他國認同的空話。同時,應停止繼續傷害和美國、香港與台灣的關係,改用更貼近現實的政治宣傳策略。

至於在這樣的中美關係對峙下,何漢理倒相當鼓勵台灣積極走出來,迎向國際社會。他強調,台灣正遭遇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發展機會。

他舉自己身邊例子說,現在他在美國的學生,都排斥去中國留學,即便是一些優秀名校招攬國際學生到中國的計畫,都不好找人。這不是川普政府造成的,是美國學生自己用腳投票。相對以往,而他們會更有興趣來台灣,而台灣的國際化機會,就在這裡。

何漢理認為,今年,世界上開始有很多人對台灣感興趣,想進一步認識台灣。一部分原因是台灣疫情控制良好,是目前極少數仍可以舉辦各種活動與賽事的地方。另一方面則是台灣的民主進步、同志婚姻合法化等狀況,也讓許多人認同。

現在,則是需要台灣主動對外宣傳、邀請他們,去積極爭取這些人進來的關鍵時刻。

他個人建議,參觀活動的設計要有巧思、且政府預算要確定花在最對的地方。無論如何,他會樂見有這樣一群人趕緊出來行動,因為機會可能一瞬間就消失了。

另外,拜登上台後,對台政策,會和前朝川普相比有什麼的改變嗎?何漢理則認為,拜登應該會延續長期以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作法,另外也必須觀察他身邊幕僚,因為拜登不像川普,傾向更相信身邊專家而不是自己決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