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獨步全台成立專責單位 桃園展現社企豐沛能量

廖昭文
user

廖昭文

2020-11-18

瀏覽數 99,350+

桃園創業日活動桃園市長鄭文燦與現場新創與社企團隊合影。
桃園創業日活動桃園市長鄭文燦與現場新創與社企團隊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你聽過社會企業嗎?自2014年台灣迎來社會企業元年以來,兼顧獲利與公益的社企逐漸走紅。台灣經濟研究院「2019社會創新大調查」指出,有超過七成五的民眾,在了解社企的理念後都表達贊同;更有近半數的民眾,願意多花錢買來自社企的產品。這幾項調查發現,在在顯示了國人對社企的支持,也揭示了社企的無窮潛力。

產官學界攜手  桃園成亞洲首座社會企業認證城市

為加速社企發展,桃園市政府獨步六都,在2017年9月底,聯手國立中央大學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成立專責單位「社會企業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桃園市社會企業中心執行長黃妙兒分享,不計入既有企業,三年間桃園已經培育出14間新的社會企業,且都持續營運中,在存活率偏低的社企界中顯得難能可貴。

之所以能夠斬獲佳績,她認為社企中心提供了關鍵性的整合服務,另一關鍵,是社企委員會提供堅強後盾。委員會約每季開一次會,由各擁專業的外部專家,和不同局處的代表等組成,為社企團隊帶來寶貴的資源與連結。桃園市長鄭文燦參與10/27桃園創業日活動,大讚現場新創與社企團隊所呈現的充沛活力。

桃園市長鄭文燦參與10/27桃園創業日活動,大讚現場新創與社企團隊所呈現的充沛活力。

 「從中央推展到地方,桃園市是很經典的代表,」致力於推廣新創產業,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榮譽顧問余宛如觀察,正是由於有這類跨部門的合作,讓社企業者能迅速找到痛點與對口,成功解決過去常遇到的多頭馬車困境。

她表示,在社企的相關法規尚處模糊地帶之際,桃園市府願意主動撥人力與資源,也展現了其發展社企的決心。

國立中央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主任沈建文補充分析,如何吸引國際機構和影響力投資的目光,已經成為近年社企行銷與募資時的重要課題。

對此,桃園已建立一套頗為完善的生態系,團隊、人才與knowhow近年逐步到位,除今年爭取到擔任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的主辦城市,明年更有機會拿下亞洲首座社會企業認證城市,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軟實力。

完善業師制與資金紮實補助  桃園成社企培育沃土

 為促進在地社企團隊持續交流成長,青年事務局每個月都會舉辦社企小聚,四年來從不間斷,以保持發展熱度。除例行性的活動,10月27日首次舉辦的大型天使投資人活動「桃園創業日」,市府邀請14組社會企業共襄盛舉。當天社企團隊宛如參加成果展般一字排開,展現來自不同領域的豐沛能量。

 參展團隊之一,「Keep Going繼續前進教育團隊」由原住民族青年組成,關心原鄉的課後陪伴資源和母語傳承。特別的是,他們的輔導教課並非以國英數等傳統學科為主,而是以體育為主要媒介,邀請籃球選手加入擔任教練,提供約十到十二週的課程。

「我們隔年收到消息,他真的就回學校了,」回憶其中一位原鄉學員的故事,執行長陳慧勳(Valice Ismahasan)分享時仍很感動。當時那位學員仍是輟學生,因為愛打籃球,在籃球教練的鼓勵與陪伴下,決心重返校園,目前已順利完成學業。如今,他們已陪伴十個部落,約400多個孩子,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響應加入。

桃園社企中心執行長黃妙兒(左二)與桃園社企團隊。

桃園社企中心執行長黃妙兒(左二)與桃園社企團隊。

 在大溪,則有另一群人以食農教育為主題,打造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寓教於樂農村活動。「多數人對農村體驗的第一印象就是採摘、插稻、DIY等,但你會想去嗎?」「綠合農場」負責人邱照明反思,除了體驗,能不能賦予這些活動更多教育價值與意義,讓親子有更深刻的收穫?

因此,他們設計活動時,融入108課綱著重的素養教育理念,將農村體驗的活動流程標準化,設計教案、學習單與證書,讓親子在活動前先了解這麼做的意義,活動後重新反思其中的收穫。如此,就連簡單的玩泥巴都能促進親子關係,玩出新體悟。

他相信,像這樣落實食農教育,不僅能逐步解決農村勞苦窮的問題;改變家庭觀念的同時,也能緩緩推動社會進步。

有像綠合農場這類發展成熟的社企品牌,當然也有尚在摸索生長的新興團隊。以逆風少年培力為主題的團隊「渡設計」,期待能補足逆風少年成長過程中較不足的培訓環節:邀請業師從旁協助,從接案、設計、修稿等步驟,訓練他們逐步成為有競爭力的設計師。

「業師輔導和創業補助很重要」負責人宋慧宏和葉嘉安分享,當時決定將辦公室設在中壢,很大一部分就是看中桃園市府提供的設備與租金補助等,十分有感;另外,當他們在經營過程中遇到難題,如合約擬定與簽署,也都有青創基地的業師提供免費諮詢,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

當社企在台討論熱度逐漸升溫,桃園已超前部署提供了友善環境與沃土,準備迎接更多家社會企業在此地發芽、生根、茁壯。

你可能也喜歡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