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中研院士劉炯朗7日病逝,成功大學9日在官方粉絲專頁發文追憶劉炯朗生前的經典語錄,比如「學習是一天24小時的學習,是一輩子的學習」「年輕人,什麼都是有趣的,什麼都學,謙卑的努力,別怕難! 」並說劉炯朗用有限的生命,書寫離散數學、組合最佳化等電腦資訊領域的傳世經典。
成大形容劉炯朗高大俊朗、睿智華髮。他愛說笑,世人稱之「劉校長」。劉炯朗1955年成大電機系畢業,他的大哥讀成大機械、弟弟讀成大化工,一家三兄弟都是成大人,各自精采飛揚。
成大描述,劉炯朗1956年到美國麻省理工(MIT)念書,在電腦、計算機概念還是很新穎、資訊科學尚被質疑的年代就投入電腦領域。熱衷學習,熱情追求新知的劉炯朗認為,研究不斷有新發現,很有趣,也很令人開心,是一生追尋的學術路。
成大副校長吳誠文讚譽劉炯朗是「真正的AI大師」。今年6月3日成大的「成功創新中心:旺宏館」動土,劉炯朗侃侃而談大數據、資訊科技對未來生活的應用,殷切盼望母校成大敏求運算學院,開創嶄新高教典範。
劉炯朗曾說,我們這屆號稱是成大第一屆畢業生,成大四年,他受到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微積分老師樊平章,要求每道題目要有不同解法,同一個題目,要知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不僅是做學問的功夫,更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成大給他打了很好的基礎。
清華大學粉絲專頁也發文追憶劉炯朗,該校表示,劉炯朗1998年放棄美國國籍,出任清大第二任遴選校長,四年任內以睿智、親和的領導風格,提昇清華聲譽,獲企業捐助推動台積館、旺宏館等校園建設。
清大指出,劉前校長最早倡議清大與交大、陽明、中央大學四校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促進四校資源共享、師生交流。他任內並成立科技法律研究所、科技管理研究所、計量財務金融系,也籌設科技管理學院。
2002年卸下校長一職,清大描述,劉炯朗仍任教校內資工系,時時關心學校發展。他從2006年起每年擔任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提供建言。原訂今年12月舉行的校務發展諮詢委員會,劉炯朗本來也同意出席指導,只可惜再也等不到身影。
清大指出,劉炯朗待人親切、笑語如珠,深受學生愛戴。退休後主持廣播節目「我愛談天你愛笑」,內容輕鬆活潑、發人深省,展現長者的智慧。校方近年推動跨領域,劉前校長是現身說法者。在他心中,甚至沒有領域之分,根本不須跨越。他常說「一法通,萬法通」,數學與詩詞也有相通之處。
本文轉載自2020.11.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