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已是目前國際投資界最夯的通關語,看準這股趨勢,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推出全球首個多元ESG 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要為台灣永續投資助攻。
今年8 月,全球首個針對上市櫃公司、一般投資人推出多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正式上線,包括英國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日本的《環境金融研究機構》、新加坡的《Regulation Asia》等國際各大媒體均爭相報導。
全球首創多元ESG資訊服務 來自台灣
《金融時報》以斗大的字眼寫著:「台灣推出全球首創的ESG 數據倡議(Taiwan launches first-of-its-kind ESG data initiative)」,標題讓人一眼看出,這個全球首見的ESG 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是來自台灣。而這項服務的推手,正是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以下簡稱集保)。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資本市場卻有出乎預期的表現,除了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外,ESG ETF 等相關商品也不斷推出,顯示ESG 投資已經成為市場主流策略之一,」集保總經理朱漢強說明。
ESG 責任投資早已在世界成為顯學,國際投資界最夯的通關語就是ESG。根據晨星的數據指出,近來全球股市喊漲,永續型基金持續吸金,其中台灣表現尤佳。在今年第二季亞洲永續投資市場中,台灣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和日本。從資金流入角度來看,過去一年來亞太市場(日本以外)的永續基金淨申購金額,更以台灣拔得頭籌。
儘管ESG 概念的ETF 受到投資人追捧,總規模已超越台幣300 億元,台灣有數萬人買了ESG 相關ETF,但投資人其實沒什麼機會知道公司ESG 的具體表現,就算有研究機構的評分報告,各家標準仍存在差異性。
為了弭平資訊落差,讓公司更了解投資人觀點,投資人也能透過資訊工具快速掌握各家公司的ESG 評分,集保據此推出多元ESG 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曾有人說,ESG 就像防毒軟體,而集保希望讓投資人利用個別公司的ESG 評分,為自己的投資組合體檢,」集保董事長林修銘道出初衷。
事實上,早在去年1 月,集保便投入ESG 領域,與全球第二大ESG 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 合作,提供ESG評分予發行公司參考。在今年6 月,歷經18 個月與各國際ESG 研究機構的反覆磋商,最終達成與4 大機構的合作,在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 平台)上,向上市櫃公司開放多元ESG 資訊及責任投資服務,8 月則擴及至機構投資人及一般投資人。
引進ESG權威評分機構 為台企把脈
改版後的服務,集合全球兩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MSCI,以及隸屬全球最大投票顧問機構ISS 公司的ISS ESG 和全球基金評級權威晨星公司旗下Sustainalytics 的ESG 評分報告。
這四大研究機構均為全球認定的ESG 權威評分機構,與任何一個合作都屬不易。第三方研究機構SustainAbility 出版的「Rate the Raters 2020」報告便提到,Sustainalytics ESG Risk Ratings 被國際投資人認為是可用性最佳的ESG 評分報告,而集保突破重重困難,才取得Sustainalytics 的首肯,將報告放上平台。
「全世界的ESG 研究機構都看好台灣成為亞太責任投資樞紐,這也是各機構紛紛與集保合作的原因,」林修銘指出。
集保的ESG 服務上線時間雖短,卻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ESG 資訊平台。目前,富時羅素評級的台灣企業約有100 家,Sustainalytics 為400 家,MSCI 則超過110 家。投資人在集保的IR 平台註冊登入後,點選「ESG 資訊」功能,即可瀏覽各家研究機構對台灣企業的評分排名,也能比較同一企業在不同機構間的得分情形。
另外,集保亦針對機構法人、尤其是有投資策略需求的金融機構,提供四種全球認可的責任投資數據與工具。像是「產品篩選」可查看公司涉入燃煤、武器等20餘項爭議產業情形;「爭議篩選」是檢視公司涉入環境、勞安等10 項負面爭議情形;「ESG 評分」為比較公司在ESG 的管理能力、量化表現與揭露;「ESG 議題評分」則比較公司在碳排放、供應鏈等重大ESG 議題表現。
林修銘強調,當全台機構和公司都能取得相同的ESG 數據,便可以促成公司和公司、公司和機構、機構和機構,甚至內資與外資間更廣泛的對話與合作,「集保不只提供數據,而是開啟新的合作可能。」
Sustainalytics 客戶關係總監兼亞太地區(日本以外)主管Jodie Tapscott 也看好集保這項服務,「這將為改善企業ESG 揭露帶來積極影響,並在此責任投資的趨勢下,鼓勵機構投資人進一步將ESG 納入投資流程中。」
集保ESG服務引關注 引領全球新興市場
集保的ESG 服務亦引起全球關注。《金融時報》斷言,若服務能為台灣市場帶來改變,勢必會有更多新興市場跟進,「永續投資將很快在台灣與鄰近市場成為主流。」林修銘說。
全球ESG 大潮來襲,台灣在集保打造ESG 責任投資服務後,讓人接著期待,未來能以此建立ESG 責任投資與溝通對話生態系,達成整體市場的永續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