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外幣保單讓你心動不已?先搞懂8大要點再買也不遲!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10-01

瀏覽數 193,3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現階段的外在環境雖然有利率處於低檔、保本為上的氛圍,但是,若真要選購外幣保單,還是要以較為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及布局。特別是頗受中產階級和青壯族爸爸媽媽歡迎,有為自己退休金規劃或為子女教育準備金的「還本型」外幣保單或是「年金型」外幣保單(特別是以美元計價的),因為預定利率較低,每年計算下來需要支付的保費並不算少也並不便宜。如果是因為幫忙作業績的「人情保」,或者只是在理專、保險業務員如簧之舌鼓動下,一時衝動而購買的外幣保單,後續如果沒有持續地繳交保費,在到期之前中途解約,不但會沒有賺到利息,肯定還會賠了本金,不可不慎!(本文摘自《3天搞懂理財迷思》一書,以下為摘文。)

所以,在確定投資外幣保單之前,建議大家一定要先注意以下八大要點:

購買外幣保單的八大評估要點。
購買外幣保單的八大評估要點。

匯率風險

外幣保單會有的第一風險就是匯率風險,因為到期時是以原幣別奉還,所以等到還本時,也許外幣是貶值的,換回臺幣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的喔!

流動性風險

如果選擇躉繳型的保單,一下子就把一大筆資金投放在保險公司,被鎖住至少六年,在沒有規劃好自己的現金流的情況之下,很有可能因為臨時的資金需求,中途被迫解約,肯定會蝕本!另外,資金被鎖住那麼久,在漫長的至少六年期間,也會有錯失其他投資機會的可能。

幣別不能更換的風險

外幣保單在投保期間,是無法改變保單約定的計價幣別的!萬一到期領回保險金時,卻遇到你所選擇的外幣大貶,那麼除非你願意認賠兌換回臺幣,否則你的資金又要再被套住一陣子了。

外幣保單,愈存愈沒錢?通貨膨脹率的風險

當繳費期滿,比方說六年之後,你決定領回保險金了,但是你領回來的那一筆錢,它的購買力會隨著每年估算約1% ∼2% 的通貨膨脹率而減損;換句話說,你的錢會愈存愈薄—這點是很多買儲蓄險的投資朋友會忽略的!

是否有能力持續繳交保費

即便最為暢銷的外幣儲蓄險保單,也至少要繳交六年。所以在選擇買保單之前,一定要確定,在未來需要繳費的每一年,我們都能夠有把握繳得出保費。千萬不要因為現在剛好手頭上較為寬裕,或者是手上多出一筆錢可以投資,就貿然地決定要將資金鎖在保險公司。萬一有哪一年的保費繳不出來,被迫解約,一定會悔不當初。所以,一定要量力而為。

六年共計繳交保費5萬9417美元,在第六年度末可領回6萬1755美元;之後解約,數額愈來愈高。

六年共計繳交保費5萬9417美元,在第六年度末可領回6萬1755美元;之後解約,數額愈來愈高。

外幣保單是保險而不是投資,別指望會有較高的報酬率

目前市場上的外幣保單,以美元保單而言,其預定利率大約只有2.25%。雖然遠比臺幣的定存利率高,但是保單預定利率2.25%的意思是:保險公司在設計這項產品時,預估在收到保戶的保費之後,可以獲取的年化報酬率約是2.25%,據此反推出保戶要付的保費(精確地說,保險公司還會綜合考量預計死亡率和費用率之後,再計算出保戶應繳的保費)。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其實如果和其他的投資相比(例如跟股票或者基金比),報酬率不算是高的。更何況,真要跟定存比,也是要跟外幣(比如說美元)的定存比,而不是跟臺幣的定存比。所以,如果是用被洗腦成「逢低買進美元商品」的心態去買美元保單,而不是以本身的需求做為考量的話,是有違資產配置的原則的。

確認未來有外幣(美元)資產的需求

以美元保單為例,因為美元保單每年繳交保費,還有保險公司在期滿或者是保戶要求還本給付和理賠時,都是以美元支付,因此如果投資朋友手邊沒有現成的美元部位,那麼在繳交保費時,就必須把新臺幣換成美元;幾次下來,便需額外支付多次的換匯手續費以及承受可能的匯差,這些額外的交易成本,一定會侵蝕原本預期的獲利率的。

一般銷售人員在面對潛在外幣保單的購買者時,都會請金融消費者填寫一張「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讀者朋友也可以在買外幣保單之前,問問自己:家人經常到使用美元的國家旅遊嗎?有確定會到使用美元的國家退休、長住和生活的計畫嗎?未來要在國外置產嗎?未來子女一定會到國外求學而會用到美元嗎?未來有到國外經商的打算嗎?如果再三考慮之後,真有配置外幣資產的需求,再行購買外幣保單。反之,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真的應該要重新思考你買外幣(美元)保單的目的何在了。

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

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

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
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

不被「保單即將停售」不買可惜的理由所蒙蔽 

讀者們應該有人有接過理專或是保險業務員緊急打來的電 話,「好康道相報」地告訴你:「這張保單即將要停售了, 額度有限,現在所有人都在搶買,趕快也來幫你規劃買一張吧!」或是說:「之後推出的新保單的『利率』一定會更低, 現在不買,錯過可惜!」 

但是,如果以上的問題沒有仔細想清楚,就像在搶購百貨公司週年慶限量的商品一般,貿然買了不適合自己和家庭財務規劃的外幣保單,不但沒有買到保障,還因此而蝕本, 不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更何況,如果現在的指標利率 已經處於歷史低點,未來利率往上走升的機會比往下走的機會大得多。既然如此,未來保單的預定利率更有可能提高, 保費將會更便宜,那麼現在所謂「即將停售」的「高」預定 利率保單,也就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本文節錄自:《3天搞懂理財迷思:衝出投資迷霧,提升理財知識,不被產品話術灌迷湯!》一書,梁亦鴻著,瑞比特繪,寶鼎出版。

本文節錄自:《3天搞懂理財迷思:衝出投資迷霧,提升理財知識,不被產品話術灌迷湯!》一書,梁亦鴻著,瑞比特繪,寶鼎出版。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