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1日愚人節那天,艾拉漢的生命重新來過一次,就在那天,他一手創立的公司開除了他。當時他才三十八歲,其實,那時候他就已經很擅長重新開始了。他在十八歲時,離開祖國伊朗,前往美國。二十七歲那年,他再度改變自己,放棄惠普科技的工作,自行創立一家軟體公司CAE Systems Inc.。三年後,艾拉漢和別人共同創立他的第二家公司Cirrus Logic Inc.。這家公司在1989年上市,後來市值達到數十億美元。
當他推動Cirrus辦理股票上市時,秘密地計畫創立另一家公司Momenta Corp.。他明白,新創立的公司非成即敗,失敗是難免的,而且是很珍貴的經驗。
艾拉漢目前已經四十七歲,仍然持續開創新的事業,他目前擔任十家矽谷公司的董事長,也是一家創投公司Global Catalyst Partners的董事長。在網路泡沫破滅時,他並沒有被波及,因為他在之前就曾失敗過,而且從失敗中學到教訓。當網路熱潮最瘋狂的時候,他並沒有被沖昏頭。
整個世界是艾拉漢的舞台。他有用各種不同文字印的名片,除了英文之外,還有日文、中文、阿拉伯文。他總是到處跑。他過去曾有過一次失敗的經驗,那次失敗帶來後來的成功,他並不怯於回想那次的失敗。那次失敗發生在1990年代初期,當時大家最看好的下一波明星產品就是手寫輸入的電腦。當時艾拉漢擔任Momenta的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CEO),這家公司是手寫輸入電腦的先驅。
但是手寫輸入電腦的市場後來並沒有成形。Momenta在三年內花掉了4億美元。對網路公司而言,那只是個小數目,但是在當時,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有一段時間在矽谷,艾拉漢榮膺在最短時間賠掉最多錢的人。Momenta一敗塗地。
1992年4月1日那天,艾拉漢到公司上班時,Momenta的董事會——「他的」董事會,正在開會。他卻沒有受邀參加。事實上,董事會才剛剛投票通過開除他。
艾拉漢被開除幾個月之後,發現他最大的失敗其實是最珍貴的禮物。那次的失敗使他能夠更堅強地面對更大的挑戰,無論是生命的或是工作的挑戰。那次的失敗促使他在1993至1999年間,創辦了六家網路公司和通訊公司。那次失敗也促成他成立Global Catalyst創投公司。失敗也促成他進行他個人最大膽的任務:在開發中國家、或者有衝突戰亂的國家裡,把所有的學校都用網際網路連結起來,這些國家包括保加利亞、柬埔寨、以色列。在他被開除的那天,還看不出後來他會做這麼多事。
當時艾拉漢根本不肯接受被開除的事實。第二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準備上班。他太太衝口而出,「你要去哪裡?」他這才醒悟,他的CEO生涯結束了。他必須有一個全新開始。
全新開始之一:不再當上班族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人放棄大好工作,全心投入一項前途未卜的新事業?二十二年前,艾拉漢還在惠普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當時他對上述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清楚:他升官,但是他沒有進步。
艾拉漢在猶他大學取得電腦繪圖碩士學位之後,進入惠普公司工作。一開始,他在企業工程事業部開發自動設計軟體。他進惠普的第一年,就要求公司讓他負責一個計畫。但是他的主管拒絕了,還說再過五年艾拉漢才可能擔任經理人。
艾拉漢決定要走捷徑登上高位。他參加史丹福大學的積體電路(IC)設計課程高級班。他白天在惠普工作,晚上上課。經過將近一年,他完成了一項設計。他把他的設計送去晶圓廠製造,結果這顆IC無法正常運作。
「當時我還認為自己是贏家。只不過那顆糟糕的IC讓我瞭解到自己的弱點,也讓我開始選擇另外一條可以發揮自己長處的路,」他說。
艾拉漢和四名一流的軟體設計師合作,設立了CAE Systems公司,這家公司用電腦繪圖來協助系統工程師設計IC。他在惠普工作近三年之後,他的上班族生涯宣告結束。他要成為創業家。
新開始之二:創立公司
重新開始最大的障礙在於害怕失敗。不過艾拉漢認為,如果這家新公司倒閉了,他可以從這個失敗經驗中學習,對惠普之類的大公司而言,他這樣的人更有價值。
艾拉漢和他的創業伙伴不懂商業,不懂如何吸引創投公司。他們的計畫到處碰壁,最後好不容易有一家新成立的投資公司接受了他們的計畫。他們的創業團隊在茫然地度過了九個月之後,終於為CAE籌到了200萬美元。
艾拉漢相信,任何一項新的冒險,無論是開始一個新工作,或是新的職業生涯,都必須專注瞭解自己的弱點為何,然後調整計畫,善用你的長處。
這一點,他是從CAE的經驗中,好不容易才體會到的。他的創業伙伴票選他擔任CEO,但是他做得並不好。「我懂一點技術,也懂一點人,但是我完全不懂業務或行銷,」他說。
艾拉漢明白,創業需要團隊。他願意和那些能夠與他互補、彌補他的弱點的人合作。他讓出CEO的職位,另請高明。他的讓賢之舉獲得很好的回報。該公司成立三年之後,那名CEO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把公司賣給Tektronix公司。
艾拉漢在Cirrus Logic公司也採取相同的態度。一旦公司完成各項規劃,創辦人就面臨兩個選擇:讓Cirrus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軟體公司,還是一家半導體公司。艾拉漢認為成為半導體公司比較好。他協助創造出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的模式,如今有許多公司都採取這樣的模式來運作。
不過艾拉漢的背景是軟體,所以他決定讓位,另外聘請海克渥斯(M. Hackworth)擔任CEO。艾拉漢原本打算完全切斷他與Cirrus的關係,但是海克渥斯說服他留下擔任執行副總裁。「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向專家學習如何經營一家公司。我在Cirrus學習如何創業,」艾拉漢說。
艾拉漢花了五年時間深入瞭解公司的每一個層面。他也更暸解自己:他天生就適合開創新的事業,然後再另起爐灶,重頭來過。
Cirrus上市時,他真的離開了。艾拉漢之前兩次成功的創業,看來似乎戰無不勝,因此投資人搶著投資他的新公司Momenta。此時他犯了最嚴重的錯誤:他的傲慢使得他無法看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以及成功的機會。
完全結束:放逐的歲月
Momenta的失敗擊垮了艾拉漢。他退出商業界。他被開除之後六個月,Momenta宣告破產。那是當時高科技產業最慘的失敗案例之一。
當時艾拉漢三十八歲。當年他離開伊朗追求自由;離開惠普創業。這次他重新開始,並非自願。他認為,由於Momenta的慘敗,矽谷的商業界會排拒他。因此他有一年的時間遠離職場。
最大的挑戰是,他必須釐清究竟對他最重要的是什麼?自我放逐的那一年,他多半在旅行:歐洲、俄國、中東。他學習四種語言,研究宗教。幾個月之後,他明白那句老生常談的確很有道理:撥開國籍和種族的表象,你會發現所有人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有同樣的需求和願望。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意義。我們都希望成就一些事情,建立一些東西,」艾拉漢說。
「我回憶起在德黑蘭的青少年時期,那是1960年代,伊朗國王統治的時代。我們的學術界處於孤立狀態,與世隔絕。我發現,如果人們只瞭解自己所處的世界,就不可能成為世界公民。」
過去,艾拉漢曾經協助他所創立的公司擬定公司宗旨。現在,他決定為他的下半生擬定一個宗旨:到世界的落後地區,提供人們和其他人連結的工具,彼此互相學習。這麼做之後,人們也許可以學會包容。
他決定要讓全世界最窮的學校都能夠連上網際網路。
全新開始之三:社會創業家
十五個月之前,在10月份的猶太新年那天早上,位於以色列一家阿拉伯人初中的校長一覺醒來,聽到一個悲慘的消息:他所住的村子裡,有十三個村民在與以色列警察的衝突中喪生。這位名叫賈貝林(B. Jabarin)的校長心痛不已。他寫了封電子郵件給一個由猶太中學和阿拉伯中學校長組成的論壇。
「到處都有黑暗面。暴動、死亡、殺戮、痛苦、憤怒……可是後來我的行動電話響了,耳邊傳來支持我的聲音……這些是關心我的以色列朋友打給我的。聽到他們的聲音,我覺得充滿了希望。我召集我們學校的老師,對他們說,『除了共存,沒有其他選擇。』」
賈貝林之所以能寫這封電子郵件,是由於「學校聯網」(Schools Online)這個非營利組織之助,這個組織是艾拉漢在1996年成立的。「學校聯網」組織剛開始時規模很小,但迄今已協助了二十五個國家的五千八百所學校連上網際網路,並且提供數千名教師電腦方面的訓練。
艾拉漢和他在「學校聯網」組織的同事明白,他們走的這條路並沒有很多人走過。他們不會退卻。艾拉漢反而更努力推動。不久前他才從坦尚尼亞回來,他在當地協助蒲隆地共和國的難民營設立網際網路學習中心,透過衛星上網。「我們讓那些孩子能夠用電腦,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老師和義務的家教,好讓他們接受教育。有一天,當他們回到家鄉時,就不會在自己的祖國仍活得像個難民,」艾拉漢說。
全新開始之四:董事長
艾拉漢對於自己重返矽谷商業界並不太有信心,矽谷人幾乎都知道Momenta的挫敗。但是他明白,有時候,失敗最可能成為成功之母。
Cirrus Logic一名總經理亞加瓦爾(P. Agarwal)跟他聯絡時,他終於可以結束他的自我放逐。亞加瓦爾打算離開Cirrus Logic,創立一家叫做NeoMagic的公司,為筆記型電腦設計多媒體加速器晶片的模組。他邀艾拉漢主掌這家公司。艾拉漢同意了,條件是他要當董事長,不是CEO。
在Momenta的失敗之後重回商業界,比艾拉漢當初想的還容易。投資機構知道他曾經兩度創業成功。雖然曾有過一次慘敗,但他並沒有被擊倒。績優的創投公司如Kleiner Perkins、Sequoia Capital、 U.S. Venture Partners,認為現在他的勝算更大了,所以搶著來支持他。
NeoMagic出師大捷。新力公司的VAIO筆記型電腦全都採用他們的晶片。戴爾電腦和IBM(國際商用機器)的膝上型電腦有70%至90%採用這家新創公司的晶片。NeoMagic成立四年後,上市的市值達3億美元。
當艾拉漢審視未來,思考他的下一步時,他想起過去那些慘痛經驗的教訓。從CAE Systems學到的教訓是,不要讓恐懼或無知阻礙你冒風險,只要你覺得這個風險是值得的。從Cirrus學到的教訓是,持續評估自己的表現,並且選擇一個能夠發揮自己長處的角色來扮演,才能夠成功。從Momenta學到的教訓是,失敗在所難免,重要的是,當一切都不對勁時,你如何因應。
失敗讓艾拉漢開始過更有意義的生活,他選擇慶祝那場有生以來最大的挫敗。他甚至把MOMENTA印在他那輛法拉利跑車前面的車牌上。「每當我坐進那輛車時,都會感到謙卑。不過那塊車牌也提醒我,絕對不能放棄。你也許會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捲土重來,才是真正的輸家,」艾拉漢說。
捲土重來的五個方法
當你重新開始時,如何提高成功的機率?以下就是艾拉漢的經驗之談——
■寫下任務宣言。艾拉漢為自己的生命寫下任務宣言,讓自己有方向感。他簡單扼要地寫下他的長程目標。然後規劃如何達成那些目標。
■不要回顧過往。一旦開始新的事業,就把全副精力放在未來。瞻前顧後只會拖慢你前進的速度。
■成為自己最嚴格的批評者。無情地(而且冷酷地)評估自己的表現,尤其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缺點。
■慶祝你碰到的挫折。或者至少要從挫折中學習,否則就會重蹈覆轍。
■失敗得像個贏家。失敗並不表示你這個人就是個輸家。山普拉斯(P. Sampras)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選手之一,但他曾輸過很多次。無論是生活上或是商業上,唯一不可原諒的錯誤就是不願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