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筆記型電腦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夠上網,不論是在捷運、機場、購物中心、餐廳或圖書館,甚至是高爾夫球場,那將是多方便的事。不僅如此,所有的電腦、手機、耳機、印表機及數位相機等可以不使用cable(纜線)就可以連接,省掉一大堆線路連結的麻煩,這些都不再是夢想,藍芽(Bluetooth)技術都可以做到。
藍芽是利用無線短波連接各種通訊電子產品,最初是1994年L.M. Ericsson發明的。它起名於丹麥國王Harald Blaatand Bluetooth II(西元940~981年)。藍芽特別小組(SIG)成立於1998年,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及Toshiba共同組成,致力於開發無線短波連接。目前這個小組的成員還包括3Com、Microsoft、 Lucent及Motorola,現在全球有超過一千九百家企業加入這個組織。
大家對於藍芽並不陌生。根據市場調查公司Cahners In-Stat最新藍芽報告顯示,在美國有75%至少聽過藍芽這個名詞並且大致瞭解它的功能,但是卻只有26%的人計畫購買藍芽產品,而目前美國市面零售商尚未提供藍芽產品。雖然目前藍芽產品沒有發展出所謂「殺手級應用」,即是使用此產品的絕對必要性,但卻有36%的受訪者認為藍芽技術非常重要,可見大家對於筆記型電腦、手機、PDA(個人數位助理)及各種個人通訊產品之間的無線連結的需求增加。調查也顯示,儘管經濟不景氣,以及技術發展延遲,但是藍芽市場前景看好,並且預計在2001年將有超過一千兩百萬的藍芽晶片需求。Micrologic Research分析師J. Quinn也表示,預計在2003年將有八千萬藍芽晶片產量。
藍芽Vs. 802.11b
不久前,許多專家指出藍芽可能會被無線區域網路802.11b所取代,引發一番爭議。802.11b主要是應用在區域乙太網路(Ethernet)的連結,用於TCP/IP(網路通訊協定)。藍芽和802.11b都是取代cable的技術,802.11b提供完整無線區域乙太網路的連結,而乙太網路目前廣為企業界使用,這也是802.11b的優勢。辦公室如果設有802.11b裝置,整個公司的網路都可以相連。藍芽也可以提供區域網路連結,但主要是周邊設備的連結。
以速度來說,802.11b的速度為每秒一千一百萬位元,比藍芽每秒七十五萬位元快很多。而且802.11b的範圍是一百公尺,也遠比藍芽的十公尺範圍大。如此看來,802.11b所提供的功能比藍芽好,但是成本是一大考量,藍芽需要的電力較小,成本也相對少,並且可以做到口袋型輕巧方便,這些是802.11b所沒有的。一般來說,藍芽適用於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802.11b則適用於企業電腦無線網路連結。
許多人認為一般的周邊通訊產品不需要使用到802.11b如此高檔的功能,現今802.11b晶片組成本約為20美元,而目前藍芽晶片組成本約為10美元,但是如果802.11b的成本可以下降,這對於藍芽產品來說則是一大考驗。不過易利信在去年底才宣布藍芽晶片的製造成本今年可望降為3到4美元,低於藍芽普及價格5美元。成本降低將使藍芽產品更為普及。
在舊金山舉行的2001年北美藍芽發展會議上,藍芽和802.11b是否共存、競爭或取代,也成為關注的焦點。無線區域網路協會(Wireless LAN Association)代表J. Abramowitz認為,這兩者應該會並存,藍芽主要是應用在無線通訊周邊設備;而802.11b是企業網際網路連結。微軟也於會中發布計畫在明年Windows XP作業系統內提供支援藍芽技術。微軟無線軟體結構工程師M. Foley表示,「藍芽無線科技對於內嵌(embedded)及桌上型電腦作業系統的客戶非常重要,Windows CE.NET已經附加藍芽技術,我們也希望在這個星期提出關於Windows XP支援藍芽技術更詳細的部分。」有了微軟的支持,對於藍芽科技無疑打了一劑強心針。
藍芽市場大有可為
藍芽的技術也應用在不同的產品。去年10月克萊斯勒宣布將藍芽裝置在車內,以提供免持聽筒的系統,今年春天客戶就可以自行選擇這項外加的服務,2003年在生產製造時就直接裝置藍芽晶片,成為基本配備。2001年北美藍芽發展會議上,許多廠家推出新出爐的產品,其中諾基亞推出新款藍芽手機及耳機,除了可免持聽筒,利用語音來撥接手機外,還可以控制車內的收音機。另一手機大廠易利信也推出藍芽筆,訊息由筆內的攝影機存在記憶體,透過筆與藍芽電腦連結,所有的資訊便全部傳入電腦裡,並且還有直接寄送e-mail的功能。
國內也有幾家廠商與藍芽軟體公司合作,東訊科技和WIDCOMM策略聯盟。東訊科技希望將藍芽科技應用在未來的家電用品上,擁有同集團東元家電做後盾,東訊科技在未來的家電資訊產品(IA)有很大的優勢。
藍芽使用的頻率為2.4GHz,和家用無線電話、微波爐相同。這是免執照就可使用的頻道,因此還有許多其他產品例如醫療設施,可能也占用同一頻道,互相干擾會是一個問題。不過就現有藍芽技術的發展來看,許多專家很樂觀地表示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由各大廠商相繼推出新的藍芽產品看來,藍芽市場還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