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藍色巨人——IBM(國際商用機器)上世紀流行的「Blue」藍彩,來到東方,IBM亞洲區行銷副總裁王嘉陵,正迅速為巨人換妝,她知道在亞洲,這個世紀流行的是代表旭日東昇的紅色「e-Business」(電子商務)。
在中國,王嘉陵的紅色e戰略,讓IBM不但在中國企業大型主機市場無人能敵,也是e-Business的第一品牌。
進入IBM二十二年的王嘉陵,很清楚知道現在的IBM不再只是會賣電腦主機的巨人,她要賣的是一種「服務」。
打紅色的小e戰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王嘉陵,從小在台灣受教育,她不但是胡茵夢再興中學的學姐,也是當年台大畢業生致答詞代表。
她也是第一位華人女性,做到世界第一大企業——IBM亞洲區副總裁。眾人眼中的國際企業巨星,實際上個子卻相當嬌小,銀鈴般的聲音,有著清晰的邏輯思考。
在美國聖荷西IBM的總部裡,華人女性看得到的都是做技術研發,像王嘉陵一樣做業務,還能做到亞洲區副總裁,幾乎一個也找不到。
喜歡多元化、差異化的王嘉陵,在參加救國團韓國青訪團時,就決定要進入國際企業做國際人。對她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就像調色盤一樣,「色彩沒有好壞,只是不一樣。」
王嘉陵目前掌管IBM亞洲十三個地區的行銷業務,不同文不同種的文化,讓她果真看到了百花齊放的多彩多姿。
進入internet(網際網路)的時代,王嘉陵為IBM制訂的大中華市場戰略,明顯集中在e-Business上,她說,現在的IBM就像麥當勞、肯德基顯眼的紅色戰略一樣,打的是紅色的小「e」戰。
外商進入中國,一定要跟中國合作才能掌握行銷通路。王嘉陵非常重視中國的行銷管道及市場管理策略,「如果市場是人體,行銷管道就是眼睛,你必須隨時眼觀八方;市場管理就是大腦,你必須研判眼睛看到的市場變化,隨時用頭腦分析客戶的需求。」
整個中國的e-Business戰略,王嘉陵非常強調差異化,「如果沒有區隔,你就變成在比價錢。」
IBM不願意在這樣的戰場打,「我們講的e-Business,是要幫助我們的客戶進入e-Business,」她說。因為客戶也跟他的對手在市場上競爭,如何用技術來幫助客戶創造競爭力,是王嘉陵的核心策略。
IBM在中國大型主機市場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不過王嘉陵認為,未來市場的重心還是在e-Business,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就像一個IBM技術服務的調色盤一樣。
e-Business要起來,基礎建設非得跟上腳步,「大陸在加入WTO之後,e化的基礎建設百廢待舉,像銀行,」很多金融方面目前e化都不相容,不過反過來說,這就是生意。
引進智慧型電腦也是IBM在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當資料都在網上進行時,可信度就變得很重要。IBM下一代e-Business的架構,要讓電腦變得更聰明,它要有管理的智慧,不但可以自我修復,而且量多時可擴充,量少時會自動調減。
人生就像投資
布局中國,王嘉陵認為IBM.com是最適合的策略,「7-Eleven之所以成功,因為它無所不在,無時無刻都可以提供服務。」
「我們把重心放在IBM.com,就像7-Eleven一樣,二十四小時都可以購買,」她說。
因為客戶不喜歡銷售員一天到晚打電話,上網取得資訊,自己決定,是網路時代個性化的重要行銷模式。
目前IBM全球900億美元的生意中,8%是從IBM.com來的。IBM.com在中國的接受度相當高,「IBM在中國,就應該像7-Eleven一樣,無所不在。」
為了替非資訊專業的客戶服務,在中國,王嘉陵也非常強調委外服務,去年在亞太地區,IBM簽了五十個案子,每個都是1億美元以上。
「大陸十三億人口就是市場。一個紐西蘭,再怎麼多,人口不過三百萬,人多就是購買力,」王嘉陵說。
在一連串的布局下,IBM在中國,一直呈現兩位數的驚人成長,即使是全球景氣下滑。尤其推動電子商務帶動許多軟體及硬體的需求,「顯然我們的策略是對的。」
不過王嘉陵不喜歡以工作論成敗,尤其在跳躍發展的中國。「有時候我們需要一點時間來犯錯,」她說。
即使是坐到今天亞洲區副總裁的位置,工作的成敗,絕不是人生的成敗,「我看人生,就像投資,一定要多元化,人生的投資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工作上,因為工作總有結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