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化疫後不死 只是進化為2.0版

楊艾俐
user

楊艾俐

2020-04-29

瀏覽數 37,2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圖/達志影像。
圖/達志影像。

本文出自 2020 / 5月號雜誌 打造企業免疫力

一場世紀瘟疫,絕不會船過水無痕,將徹底顛覆人類生活模式,當疫情過後,「全球化」會呈現何種新風貌?而今年可說是西方世界的重要臨界點,被切割為前2020和後2020兩個時代,後續值得觀察。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在封城、鎖國、零社交成為常律下,不少學者專家紛紛撰文表示,「這是壓倒全球化最後一根稻草。」但很多熟悉企業運作的專家認為,新冠肺炎會過去,但全球化不可能過去,會以新風貌出現,破除往日贏者全拿、邁向投資員工,更負責任的全球化。

19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東歐重歸自由、中國門戶開放、印度迎向現代化,到東南亞吸引外資)全球化最簡單定義,是人、貨物、貨幣(有形無形)流通。只是,此次全球化並非新現象。

事實上,人類史上有多次因經濟因素停止交流的經驗。最近一次是大蕭條前,各國打開疆界,讓人員和貨物自由流通,那時觀光客不用護照就可自由進出各國,1928年大蕭條來臨,各國為自保,提高關稅,設起藩籬,使經濟情勢更險峻,甚至各國溝通不易,間接導致二次世界大戰。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遠見 X VOGUE/GQ 特價 3,20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