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瘟疫蔓延時。前文化部部長、也曾擔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的作家龍應台,3月30日在臉書呼籲民眾對鄉鎮小店送暖,伸出手拉他們一把。
龍應台在臉書貼文指出,疫情持續延燒,已影響許多人生活,尤其是鄉鎮寂寂無名的小店,冀民眾透過買書、買花、買餐、買機票等,先付錢、後取貨,協助這些遭疫情波及的受災戶,「還來得及搶救的時候,不要遲疑。」
現年68歲的龍應台,在高雄大寮出生,南部的漁村農村長大,她曾留學美國九年、旅居歐洲13年,並在香港生活九年。
十多年來,龍應台因高齡九旬的母親被診斷出失智症,無論她在香港或台北工作,每天撥電話給母親,每隔二週回到屏東潮州探望母親,未曾間斷。2017年,龍應台為陪母親走人生最後一段路,遂搬回潮州與母親同住。
定居屏東三年多的龍應台,深刻體驗到鄉居生活的美好,對地方人情有深厚的感情,眼看鄉鎮裡的書店、花店、花圃、小吃店、小酒館、小旅館、小旅行社、小文具店、雜貨店等,受到疫情影響,生意清淡,面臨歇業和失業之苦,她心生不忍,透過貼文呼籲社會給予這些鄉鎮小店一些溫暖的支持。
這篇以「挽救,才能挽留」為題在臉書貼文,短短三小時就獲得廣大迴響,也在Line社群廣泛流傳,引發共鳴。以下是龍應台的貼文全文:
昨天種下一株黃玫瑰。
但這不是辦法。
取自龍應台臉書不等疫情結束,我們城市鄉鎮裡的書店、花店、花圃、小吃店、小酒館、小旅館、小旅行社、小文具店、雜貨店,恐怕都要倒閉關門了。
很多同胞,已經失業。
一覺醒來,給我們的生活情趣和美麗的,都拉上了鐵捲門,滿目凋零。
還來得及搶救的時候,不要遲疑。
每一個還有能力的人可以做的:
1)買書,比平常多十倍地買書。 既然不出門了,讀書不是養智最好的運動?
既然和朋友不見面了,讓她接到一本你送的書,
千言萬語都在其中了。
也可以把明年的書錢今年都付了,書慢慢取,慢慢讀,慢慢送。
2)買花。比平常多十倍地買花。每天也插不了那麼多花,可以跟老闆說,今年十二個月的花錢,我先付了。
花,慢慢拿。
3)買餐。 跟餐廳說,我先付十餐的錢。疫情過後慢慢來。
4)買機票。 跟旅行社說,我的公司反正每年都要買很多張機票。先支付你,明年再拿機票。
所有的小店,所有的服務,所有平常給我們方便、給我們人情、給我們生活愉悅的商店,現在是我們伸出手拉他一把的時候了。
疫情過後,我們仍然要美麗、溫潤、飽滿的城市;那麼我們得努力一點,在困難中,挽留住我們的書店、花店、水果行、雜貨店、餐廳、酒館、文具店、旅行社、按摩店....
把這則短文,傳給你所有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