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國家伊朗確診病例從2月底200多例,迅速惡化到20日已達1萬8千多例,死亡病例數僅次於大陸、義大利,疫情還不見退燒跡象。在台灣居住25年的伊朗人艾芬夏殷每天透過通訊軟體關心伊朗家人,憂心到失眠。他說,大陸不少公司在伊朗設點,大陸與伊朗往來密切,加上伊朗對新冠肺炎掌握有限,醫療物資嚴重不足,都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主因。
文化也是助長疫情傳播的因子,穆斯林見面會互親臉頰的習慣,被認為不符防疫衛生,隱然成為病毒傳播的捷徑。如今疫情險峻,穆斯林已暫時不到清真寺聚會,互親臉頰的習慣也減少了。
在這波全球化的疫情災難中,義大利、伊朗都是重災區,義大利向歐洲鄰國散播,伊朗則是向中東國家輸出。離台灣遙遠的伊朗,面積是台灣的44倍,有8000多萬人口,醫療條件城鄉差距大,確診輕症患者就當感冒治療,通常在家休息,或自行到藥局買成藥吃,多數仍與家人同住,家人受感染機會也高。
許多伊朗人認為,截至20日確診約1萬8000例、死亡1000多人,但實際數字應該更高,許多人沒有接受篩檢,或出現無症狀感染,數字恐有「黑數」。有伊朗人因為車禍骨折被送進醫院,尚未出現明顯的新冠肺炎症狀,但一驗也中鏢。
伊朗像被按下停止鍵,鬧區街頭一片空蕩,學校停課,居民減少外出,但多數人仍沒戴口罩,不是不願意戴,而是買不到,就連許多醫療院所醫護人員、藥局人員等也缺口罩、手套、防護衣,等於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加上第一線人力吃緊,政府已徵調醫學系、護理科系學生當支援人力,投入醫療前線。
艾芬夏殷有四個妹妹、兩個弟弟,其中一位妹妹是護士。伊朗已有醫院醫師死於新冠肺炎,可見醫護人員的防護及醫院染控待加強。
艾芬夏殷72歲的媽媽瑪麗亞則是兩個月沒出家門了,飲食就靠兒女幫忙張羅。
「生活在台灣是幸福的!」艾芬夏殷說,台灣防疫表現井然有序,防疫物資也算充裕,若台灣行有餘力,可以思考防疫外交,援助醫療物資困窘的國家。
艾芬夏殷去年元月曾回伊朗與家人團聚,他說,每天整顆心都揪著,深怕家人被感染,只能祈禱疫情風暴快過,生活早日恢復常軌。
本文轉載自2020.3.20「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