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教育部今天(3日)下午兩點邀集各大學代表召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大專校院管理計畫研商會議」,討論大專校院開學是否延後等議題,最終達成共識統一延至2月25日以後開學,而教育部也表示,各大學課程仍必須排有完整的18週。
上週五(1月31日)下班前,傍晚5點多,當不少國人擔心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並準備下班後去超商排隊搶7點開賣的口罩時,南部龍頭大學成大忽然宣布,為了防止武漢肺炎,將延後兩週開學,由原訂的2月17日推延至3月2日。
校長蘇慧貞在新聞稿強調,為了善盡保護成大全校教職員工責任,決定「以時間換取空間」,將2月9日後預計陸續返校的陸生,搭配成大醫院相關醫療單位,對陸生進行集中檢疫及監測管理,對湖北省學生,將安排一人一室,另外也將空出一整棟宿舍,專供非湖北省的陸生居住。
不只是約200位陸生的成大如此,有約80位陸生的中山大學當天稍早也宣布延後一週開學,由原定2月17日改為2月24日。
緊接著有約300位陸生的逢甲大學,也宣布延後開學兩週到3月2日;有2位陸生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也跟進宣布延後開學。
大學延後開學各自為政,教育部週末緊急出手管制各校發言
其實當南部兩所頂大先後宣布「延後開學」後,馬上帶動其他大學紛紛召開內部緊急會議,商討是否也要延後開學。隨著愈來愈多學校各自宣布延後開學後,教育部擔心沒有統一規定下,可能導致新學期各校各自為政、亂成一團。
鑑於茲事體大,教育部週五晚間旋即傳訊給全國各大學,緊急下令各校不得再對外自行宣布延後開學,並在1月31日晚上發出公文給全國各大學,隔週一(2月3日)下午兩點將緊急召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大專校院管理計畫研商會議」,邀集各大學代表參與,一切等週一開完會後再口徑一致。
教育部這一紙命令,禁止各校「先斬後奏」。宣布延後開學後,成大、中山、逢甲等,原已在學校官網上發布了延後開學通知,也都在週末修改了內容,加上「正報教育部備查」等字句。
所以,原本成大、中山、逢甲等在週五搶先宣布的延後開學日期與對應作法,可能都會在週一教育部會議後重新調整。
延後開學是否會影響教學權益?
延後開學之所以可能變成亂象,主要是因為目前已經出現各校延後日期不一的狀況。要延後多久?如果確定延後,那依照規定,大學一學期要上滿18週課程,是否要延後放暑假?接著,畢業典禮、期末考試、教師課程安排等等,是否也順應推延?若少掉教學時數,又該怎麼補回?
對於延後開學可能導致的學期上課時數不足問題,成大原本的對策是「暑假延後一週」,108下學期將延後到6月24日結束,全學期減為17週,另一週的補課方式,「則由教師自行擇期或採線上教學補課」。而中山大學則是「暑假延後三天」,力求「以不影響學習時數為原則」。
此外,有些學生早已安排好暑假的海外實習等計畫,機票、行程都將因此延誤;有些大學教授,也早已答應海外其他學校暑假時前往擔任訪問學者,或參加國際研討會議、活動,相關機票、行程、議程早已預先排定。看似時間還有數月,但其實已經傳出抱怨的聲音。
陸生要待在哪裡隔離,成為頭痛問題?
另外對於陸生該如何隔離與安置,也讓不少學校頭痛。不是每所學校都像成大,有附設醫院可以協助,也不像南部大學有多餘的宿舍空間可以安置陸生。例如台北市的大學,宿舍本就不敷使用,幾乎不可能「空出一整棟宿舍讓陸生隔離」,但不管是讓陸生進住宿舍,或放任陸生在外租屋處自行隔離,都可能造成難以預知的風險。
全台共8353位陸生,其中湖北441位、廣東1249位
根據教育部去年底公布的「108學年度(2019-2020)大專校院校別陸生數」統計資料,全台各大學共有8353位陸生,輔仁大學以523位排名第一,緊接著是台灣大學的498位、政治大學401位。
這些陸生中,有441位來自武漢肺炎發生地湖北省,台大與清大各有32位,是湖北陸生人數最多的兩校。
2月2日起因發生社區感染而被設為二級流行區域、已被禁止入台的廣東省,陸生人數更多,達1249位。最嚴重的兩省合計1690人,就讀學校更是遍布全台北中南,如果沒有明確管理,當學生回到宿舍、進入校園,一旦造成校內群聚感染,將成為防疫一大漏洞,這也是擁有近200位陸生、其中有17位是湖北生的成大,面對全校兩萬名學生,緊急在報請教育部核准前,就先行宣布延後開學的主因。
隨著週一(2月3日)下午教育部與各大學代表共同會議,預計將訂出全國大學統一的延後開學週數與日期,並針對延後暑假、教學時數補救、陸生隔離檢疫與安置等做出統一規範,以及如果疫情惡化下,是否可能停課等應變做討論。
希望武漢肺炎對即將開學的大學新學期,衝擊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