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市櫃、興櫃股票加起來,總市值超過40.3兆元,刷新歷史新高。
營收也不錯。去年上市公司整體營收達32.9兆元、上櫃公司整體營收為2.13兆元,加起來比2018年微減0.47%,但仍是台股史上次高。
但獲利下滑。根據證交所統計,2019年前三季的上市公司稅後獲利為1.44兆元、年減14.2%。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觀察,獲利下降主因受到國際原油價格走低,以及面板等電子零組件的全球產能過剩等影響,「但整體上市櫃公司營運良好!」
而各類股表現如何?
根據台灣經濟新報(TEJ)統計,而去年前三季獲利最好的前三大類股,分別是電子業(6290億元)、金融保險類(3466億元)與半導體業(2996億元)。2018全年獲利前三名也是這三大類股,只是金融業從第三名竄升至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保險類股在2019年獲利大爆發,前三季就已經超車2018全年獲利(3377億元)。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2019年整體金融業(含未上市櫃公司)的稅前獲利達6341億元、年成長21.66%,創下歷史新高。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