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上的希格瑪大樓,進駐包括微軟、賽門鐵克、華彩等重量級軟體業者。
走進位於希格瑪大樓六樓的微軟中國分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斗大的Microsoft招牌。六樓辦公室劃分為微軟中國與微軟中國研究院兩部分,代表著微軟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布局,搶占企業軟體用戶與先進技術研發並重,「視窗巨人」微軟選擇此地做為經營大陸市場的基地。
盜版嚴重,微軟因地制宜
由於大陸盜版猖獗,微軟決定先全力打下政府及企業用戶市場,再經營消費者市場。
2001年3月剛從台灣微軟升調為微軟(中國)副總經理兼市場總監的陳國桂說,「軟體銷售量甚至於還不到硬體的十分之一。」
根據大陸信息產業部(CCID)的統計,預估2001年中國軟體產業銷售金額將達34億美元的規模,並且每年均會以28%的幅度成長。而2001年的電腦新裝機數量預估為八百五十萬台,軟、硬體業之間存在嚴重的落差。
陳國桂解讀這個現象,「盜版橫行」形成軟體業在前進大陸的重大障礙,並造成軟、硬體發展難同步,也使微軟採取在中國先搶攻企業用戶,再回過頭來經營消費者市場的策略。
首先針對盜版問題,微軟與大陸政府合作推動使用正版軟體,以遏止日益猖獗的盜版風氣。陳國桂表示,中國即將進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面對可能隨之而來的智慧財產權制裁,大陸版權局等相關單位正立法制裁盜版行為,而各省也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要求企業在編列預算時,必須包含購買合法軟體的經費。
再加上,進入WTO,國際企業在大陸設立據點,也會增加對於軟體的需求;為微軟帶來龐大的商機。
陳國桂認為大陸加入WTO政府必須遵守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規定,政府及國營企業勢必率先使用正版軟體,有助於導正盜版的歪風,也有益於軟體商拓展市場,「只要減少百分之一的盜版,微軟的業績就會成長超過兩、三倍,」他強調。
貼近企業,創造商機
為在企業用戶市場搶得先機,微軟針對這一塊市場大餅,擬定完整的企業資訊化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提供企業用戶相關加值服務。
陳國桂觀察到,大陸企業用戶對於軟體的需求很大,但「用戶無法瞭解軟體的value(價值)。」客戶沒有能力進行系統整合與管理,導致大陸企業對於軟體投資遠低於硬體設備。
有鑒於此,微軟在中國市場,不只進行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的銷售;更重要的是「教育客戶」,強調所購買的不僅是一套作業系統,而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拓展產品的銷售量。
微軟更強調企業用戶的邊際效應,由微軟的技術人員協助用戶建立系統整合,解決企業網站應用問題,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陳國桂分析,隨著即將進入WTO,大陸的大型企業也面臨國際企業競爭,與市場開放的壓力,中國當地的企業為提升競爭力,紛紛投入產業的資訊化工程,加重對於資訊方面的投資金額,而大陸的政府也有計畫逐步提高政府機關的資訊化程度,「企業資訊化,就是微軟在中國力爭的市場,」他說。
微軟將大陸企業用戶區分為,全國性的大型企業與包括外商等中小型企業兩類。陳國桂指出,微軟對大型企業採取「door to door」的直接銷售服務;而對於中小企業則透過行銷通路進行服務。
針對大型的國營企業,由微軟的行銷與技術團隊直接面對用戶,即時提供提升企業軟體作業環境架構的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企業e化所遭遇的問題。目前微軟擁有約四百至五百家大型企業用戶,占大陸總營業額約60%。
站穩大型企業用戶市場後,微軟進一步切入中小企業與外商市場。陳國桂規劃,微軟將透過大陸全國超過一千家的通路商來進行軟體的銷售。
微軟提供合作伙伴相關的訓練、銷售認知教育,並且與華彩等業者合作,推動培訓教育課程與認證作業。
微軟預估2002年開始將行銷的重心逐漸移到中小企業市場,預估2002年中小型企業部分將挹注40%的營收貢獻。
隨著微軟的業務焦點轉移到企業用戶市場,未來企業網站及企業應用整合兩大領域,將是微軟新年度鎖定的重點,「為客戶創造價值,將是微軟在中國企業用戶市場耕耘的目標,」陳國桂表示。
發展先進技術
微軟除在大陸的企業用戶市場進行攻城掠地外,1998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亞洲唯一的微軟中國研究院,網羅頂尖的人才,進行未來軟體的基礎研究,「研究focus(聚焦)在未來五到十年的先進技術,拓展Windows在後PC(個人電腦)時代的應用,」陳國桂表示。
微軟中國研究院是微軟在全球的四大先端技術研究中心之一,目前鎖定大陸的無線通訊與網路兩大市場,發展新一代的無線網路技術與網路多媒體應用。
首先在無線網路技術方面,微軟研究重心放在無線寬頻區域網路(W-LAN)、個人區域網路(PAN)及新一代互聯網(NGI)等領域,開發最先端的無線通訊應用技術,最終目標是,「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無線技術平台,」陳國桂說。
而在網路多媒體應用方面,微軟投入相當的研究資源,在開發視頻、圖像、聲音與文字的整合工作,並且配合無線通訊的研究成果,建構後PC時代的無線網路多媒體應用環境。
「厚植研究能量,強化人才培育,支援行銷業務,」陳國桂指出微軟在中國經營策略。(江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