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啟宗:中美關係可能兩敗俱傷,別把籌碼壓在同一處

專題演講一〉中美貿易戰與兩岸三地大未來 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9-10-30

瀏覽數 14,300+

圖/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
圖/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

中美兩大陣營之間的博弈從貿易戰開始,後續美國又對中國大陸多間高科技企業施行制裁,拉起「科技鐵幕」的序幕,全世界均異常關注。對此,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在2019遠見高峰會發表演講指出,中美之間的第一戰場其實不是在貿易,第一戰場應該是科技領域,第二戰場則是貨幣與資本市場,貿易不過是第三戰場。

美國擁抱孤立主義  小經濟體應未雨綢繆

陳啟宗也觀察到,中美貿易戰引發全球化的逆轉,但美國從來就不是以國際主義立國,而是以孤立主義立國。比如1823年的門羅主義,以及一戰期間的孤立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今日美國再度擁抱孤立路線,將對全球化發生基本上的轉變。

從3年前起,一位日本重量級友人每年邀請陳啟宗前往日本參加高規格的論壇,從來沒去參加的他想到,如果當時提議日本友人研究「美國是否為可靠的合作伙伴?」可能他會被送進瘋人院。然而,日本友人卻主動提出了類似的質疑。

「日本正在尋找自己的路線,不能沒有美國,但美國是否絕對可靠?」陳啟宗請大家思考「日本如此,那台灣呢?」

陳啟宗認為,中美關係不一定往不良的方向走,美國上了中美博奕的擂台,不可能把對方打倒,末了是兩敗俱傷,對於這種變局,小國家、小地區和小經濟體千萬要防備這件事,如果把籌碼壓在同一處,「當美國轉身時,你要站在哪裡?」

「中美貿易戰的過程要多久?我不知道,」陳啟宗說,而這個過程會讓小國家、小地區和小經濟體受盡了折磨,因為要選邊站。未來的世界可能科技會有兩套系統,小國家、小地區和小經濟體是很為難的。

處於世界大轉型與大變局的局勢之中,陳啟宗指出,做為一個政治實體,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要上進,而不是希望別人不好,」陳啟宗說,因為如果達不到目的:「自己會變得被動、變得不求上進。」

台灣有政治優越感、經濟自卑感

針對兩岸三地大未來,陳啟宗表示,台灣有相當大的政治優越感,也有很大的經濟自卑感,看見別人的不好是對的,也要看到別人的好。香港則正在「台灣化」,政治掛帥,經濟荒涼。陳啟宗提醒,在民族情懷上,台灣和香港對中國、對北京是極度的重要,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台灣對北京不重要,香港回歸時是大陸GDP的18~20%,現在只剩下2%,愈來愈小。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希望大家三思這個問題,」陳啟宗總結說:「唯有客觀看事情,才能得到比較正確的結論,從而得到比較正確的答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