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29年新高,10月24日收盤創下1萬1320點新高!當天,台股市值也衝上34.27兆元,成交量達1288億元,讓投資人樂翻天。但隔天(25日),台股並未繼續延續氣勢、反而開高走低,收盤小跌24點,難道攻頂行情只是曇花一現?
今年以來,台股在驚驚漲的行情中,大幅成長逾18%,在全球股市中算是前段班。展望來年,雖然全球景氣烏雲密布、前景充滿變數,但台灣投資人的信心卻隨著台股走勢、同步創高,象徵散戶信心指標的「證券劃撥餘額」在近日飆破2兆元大關、達到2兆337億元,又是一個歷史新高。
若以台股1046萬的開戶數來估算,以本月24日新高市值34兆2754億元來說,較去年12月28收盤的市值29兆3184億元,多出4兆9570億元,等於每位投資人大約賺到47.4萬元。但這只是平均值,沒賺到的人一定很多,許多人不禁想問:現在還能進場嗎?該如何布局?
三大原因推高台股行情
「有三大原因推高這波台股行情!分別是資金寬鬆、貿易戰暫歇與企業獲利攀高!」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分析,7月底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引發全球央行降息潮,台股因此炒起一波資金行情。
後來貿易戰暫歇,加上近來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美國企業獲利大部分優於預期,讓蘋果(Apple)坐上市值王寶座,也推高美國科技大咖「尖牙股」股價,使得與美股高度連動的台股水漲船高。
圖/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但台商受惠於轉單效應,紛紛回台投資,帶動台灣經濟成長。達志影像
除外力加持,殖利率逾4.5%的台股也很有底氣。一年半以來,中美貿易戰燒不停,但台商卻受惠於轉單效應,政府也大力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可望帶動實體經濟,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2.46%、站上四小龍之首。
上述原因都讓外資對台灣按讚,光上週外資買超就達415.71億元,而散戶在8、9月看著外資訊號持續進攻,下一個挑戰關卡將是台股的歷史高點、79年2月12日創下的1萬2682點。
「要挑戰歷史高點,得要天時地利人和!」李秀利指出,接下來可檢視幾個指標,首先是11月16日的APEC「川習會」是否達成中美貿易的階段性協議?再者,12月是美國消費旺季,觀察買氣動能是否進一步推高GDP,而外資若在聖誕節假期之前沒有撤出台股,也會是指標性利多。第三,政治地緣風險不來攪局,例如表定在10月31日脫歐的英國,現在正由首相強森主導國會改選,之前他提出的脫歐協議又被國會否決,已被迫向歐盟提出延遲脫歐申請。這齣戲的劇情怎麼走,也會影響歐洲乃至全球的總經走勢。
李秀利評估,台股這波行情不會曇花一現,若能攻破歷史高點1萬2682點,時間點應該會落在明年上半年。這期間,也會有投資獲利了結的賣壓,波動度不會小,但若上述利多前提都能成立,不至於動搖多頭信心。
「與其冒進,不如做好功課再出手!」她建議,投資人當然可以參與這波攻頂行情,但不要投機,挑選的標的應該有基本面支撐,也可以中長線布局潛力產業,例如5G、AI、物聯網、新規格的消費電子產品等科技類股就是好題材;而在貿易戰中左右逢源、可以同時攻進中美兩大供應鏈的個股,也有基本盤。但別忘了,一旦投資,就要定期檢視財報,看看個股績效是否如預期,以此控管投資下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