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半導體業苦撐待變

張玉文
user

張玉文

2001-04-01

瀏覽數 12,850+

半導體業苦撐待變
 

本文出自 2001 / 4月號雜誌 第178期遠見雜誌

三月八日,半導體產業的龍頭霸主英特爾公司(Intel)宣布將在未來九個月內裁減五千人,同時二度調降第一季的財務預測,這一季將成為英特爾自1997年底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

其實在英特爾宣布前,各大機構的產業分析師就已紛紛調降對英特爾的財測。Lehman Brothers分析師奈爾斯(D. Niles)還雪上加霜地說,「不要以為調降財測的動作會就此結束。」

動見觀瞻的英特爾此一宣布,彷彿平地驚雷,令人心驚地覺得,全球不景氣和半導體產業不景氣的陰霾氣氛似乎又更黯淡了。同時,在美國那斯達克指數跌破兩千點,道瓊工業指數跌破萬點的墜落走勢中,半導體類股也名列表現最差的類股之林。

英特爾的裁員計畫,只是因應全球不景氣和半導體產業不景氣的緊縮方案中的一項而已,英特爾之外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半導體廠商也紛紛調降財測,尤其是上半年的財測,同時勒緊褲帶採取許多降低成本的措施,期待撐過這一波1970年以來的第六次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

這一波的不景氣,「元兇」在於全球不景氣造成最終產品市場如個人電腦、通訊產品的需求趨緩,使得半導體產品的庫存大增。不景氣將在何時走到谷底?何時能觸底反彈,柳暗花明?目前最樂觀的看法是今年下半年或第三季末;不過,對此抱持懷疑的分析師也不少,例如,悲觀代表US Bancorp Piper Jaffray分析師庫馬(A. Kumar)就說,「下半年景氣恢復簡直是妄想,而且問題是,是哪一年的下半年。」

今年市場預測日趨悲觀

美國科技雜誌《Red Herring》也指出,現在要談景氣何時觸底反彈還太早,尤其英特爾的警訊顯示,調降財測的熱潮還不會太快結束。

從雲端跌落,特別痛,這就是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寫照。2000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最風光亮麗的一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首度突破2000億美元,達2040億美元,較1999年成長約37%。美國《Business Week》指出,去年是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最旺的一年,今年不可能再有那麼好的表現,而且今年第一季還會有更多壞消息,像是訂單取消、延後出貨等,市場需求還看不到回升的現象。

例如,通訊晶片大客戶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業績不如預期,並在三月份宣布將大幅裁員11%,這對半導體廠商是一個很大的警訊,大客戶自身難保。

各機構對今年半導體市場的預測都日趨悲觀。美國半導體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SIA)原先估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成長22%,但到了二月五日時,SIA的會長史格利斯(G. Scalise)改口說,由於庫存情況仍嚴重,今年將無法達到22%的成長率。

而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史格利斯甚至表示成長率可能降至10%。

其他民營機構則比SIA更悲觀,也更早調降成長率預估值 。例如,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在今年一月時估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為7%,Dataquest則估5%至10%,最悲觀的VLSI Research估5%左右,甚至可能會不到1%。

這一波不景氣的受災區可說是全面性的,SIA指出,幾乎是所有的產品線、全球各地區的市場都被波及。以英特爾為例,今年一月份英特爾就曾宣布第一季的業績將較去年第四季衰退15%,到了三月份更將跌幅擴大至25%,這個加速惡化的情況顯示,原本業績衰退是因為美國地區個人電腦市場趨緩,現在已經擴及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與個人電腦以外的通訊等產品市場,連帶影響了供應這些產品所需晶片的半導體產業。

「我們現在發現,全球各地市場的電腦產業和通訊產業都景氣不振,」英特爾全球銷售暨行銷協理馬隆尼(S. Maloney)說。

以Athlon晶片擊敗老大哥英特爾,成為桌上型電腦中央處理器速度最快的超微公司(AMD),雖然在亞洲等地的低價電腦市場上奪取不少英特爾的市場占有率,並將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從14%推升至17%,但也無可避免地在去年底調降財測。

在所有產品線中,去年最風光的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因為最主要的應用產品行動電話成長趨緩,所以今年恐怕盛況難再。快閃記憶體是行動電話所需的重要零組件,近年來行動電話迅速普及全球各主要市場,快閃記憶體跟著水漲船高。根據SIA的統計,去年快閃記憶體全球銷售額達1060億美元,成長率高達133.2%,傲視其他半導體產品。

不過,行動電話的成長已趨緩,快閃記憶體的前景也不如過去亮麗。奈爾斯指出,「半導體廠的通訊業客戶已經取消許多大訂單,尤其是快閃記憶體的訂單,顯示庫存很大。……而且,我們從去年秋季就察覺行動電話的銷售量趨緩,市場預測紛紛調降,今年可能只有10%的成長。」

最慘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價格已持續下挫約半年,顯示庫存仍高。奈爾斯除了在二月底調降美國DRAM大廠美光公司(Micron Technology)的預測之外,更指出,「我們相信,DRAM廠商的庫存增加,即使是成本最低的DRAM製造商在未來幾季都會出現虧損。」

廠商勤儉持家度小月

半導體產業不景氣,半導體設備產業也得跟著嘆氣。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Th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簡稱SEMI)指出,今年一月份半導體設備訂單金額較去年十二月減少21%,平均出貨也較十二月份略減。

相較於去年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大景氣,今年顯得特別低迷。根據SEMI的統計,拜去年半導體產業景氣大好之賜,去年半導體設備產業的銷售額較前年大幅成長了90%。

其中台灣持續主導了半導體設備產業的成長,台灣市場的銷售額去年成長了108%,並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僅次於北美市場。

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今年會計年度第一季(一月二十八日結束)的營收和獲利都較預期為佳,但是該公司也提出警告,未來數月的表現會很黯淡,預估第二季的獲利會較第一季大幅衰退,並在三月宣布將裁員一千人。

另一家大廠Lam Research則調降財測,並採取降低成本措施,例如每季關廠五天,董事會和高階主管減薪,最高減薪幅度達10%。

在整體半導體市場凝重的氣氛中,各廠商只好勤儉持家度小月。各種降低成本的措施紛紛出爐,但其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廠商的資本支出和研發經費是否會受到影響,因為這兩項支出攸關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英特爾在今年二月二十日通知員工,將採取各種節流措施,預估可節省數億美元的成本。例如,延後例行加薪的時程,嚴格控制晉用新人,減少出差和加班費等。

數位訊號處理器(DSP)龍頭廠商德州儀器公司(TI)也在二月底、三月初宣布人事凍結,遇缺不補,自願退休方案,某些地區縮短工時,某些工廠甚至暫時停工。

德儀近年來才因為調整策略專攻DSP和類比IC而浴火重生,但因德儀的DSP過度仰賴行動電話市場,所以也受到行動電話需求趨緩的影響,今年二月底宣布第一季營收將較去年第四季衰退20%,遠高於原先預估的10%。

德儀營運長(COO)譚普頓(R. Templeton)表示,採取種種節流措施是因為「在現在的經濟情勢下,我們希望能掌握主控權,而不要成為不景氣的犧牲品。」

三月中才宣布手機部門將裁員七千人的半導體大廠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則早於三月初就著手因應半導體業的不景氣。

根據《亞利桑納共和報》的報導,摩托羅拉在三月二日通知半導體事業部的製造部門員工在三月和四月各休假一週,某些工廠可能會減少開工時間,甚至停工一至二週。

支出與研發攸關長期競爭力

在種種縮衣節食的措施中,廠商是否刪減資本支出和研發經費,是關注的重點,因為這兩項支出攸關廠商的競爭力,景氣好轉時是否能迅速攀住上升的趨勢,就要靠這兩項。

英特爾在三月八日宣布裁員人數,同時指出將略微刪減研發經費,但資本支出不變。研發經費將由43億美元降為42億美元,但仍較去年的39億美元多,資本支出仍維持75億美元。

部分產業分析師對此仍存疑。在這項宣布之前一週,英特爾的執行長(CEO)貝瑞特(C. Barrett)才信誓旦旦地說,資本支出和研發經費一毛都不會刪。CS First Boston的分析師葛拉文(Glavi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他不相信英特爾真的會維持75億美元這麼高的資本支出,因為半導體產業的景氣實在不佳,而且產品降價的壓力很大,整體經濟狀況也不好,因此他認為,「75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實在很難令人相信,40億至60億美元比較實際一點。」

此外,德儀也已宣布今年的資本支出將較去年減少30%,約20億美元,其中部分用於興建三座新廠,不過今年的研發經費則較去年增加1億美元,達17億美元。

然而,在不景氣中也不盡然是全盤皆墨,能協助半導體廠商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的廠商,還是能找到生存利基。例如專業晶圓製造(foundry),或是一般常稱的晶圓代工業,有助於廠商降低生產成本,而提供生產控制設備的廠商,因為能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都能在不景氣中獨得半導體廠商的青睞。

專門報導半導體產業的美國《固態科技》雜誌指出,晶圓代工業的表現將比整體產業好。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hners In-Stat的資料,去年整體半導體產業成長約37%,主要的晶圓代工廠成長率則在60%至125%之間。

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在二月份公布第一季營收將較去年第一季衰退26%,略高於之前估計的25%。

不過, Cahners In-Stat半導體部門協理柯林(S. Cullen)指出,「今年半導體產業雖然不景氣,但晶圓代工業的表現仍將超越整體產業……今年會有更多的整合元件製造大廠(IDM)將製造的部分轉移給晶圓代工廠。」

此外,能協助半導體廠的瑞士半導體設備製造商Inficon也相當樂觀,該公司指出,在不景氣時,半導體廠商會更積極採用他們公司的控制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Inficon去年第四季的獲利成長一倍,並預估今年第一季的營收將較去年第四季成長12%至16%,未來三季的成長率則會降至10%以下。

電腦市場好轉乃關鍵所在

半導體產業在過去四十年間的發展,一路走來都是高低起伏,一個循環接一個循環,而不是直線成長的,這一波不景氣將在何時反轉而上,目前眾說紛紜,最樂觀的說法是今年下半年,關鍵在於何時能消化庫存,以及最終產品市場何時能好轉。

電腦是半導體產品最主要的最終產品市場,目前看來,個人電腦市場何時好轉還不太樂觀。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在三月初將個人電腦市場今年成長率的預估值從9%調降為5%。

英特爾創辦人之一、現任董事長葛洛夫(A. Grove)則在三月初表示,他認為個人電腦市場景氣好轉不會很快,今年前三季半導體產業都將處於低迷狀態,至於第四季會不會好轉,現在還言之過早。

IC Insights比較樂觀,他們分析了之前五次半導體產業循環的模式,依此預測,從去年第四季開始的這一波不景氣,將在今年第三季好轉。

SIA也相當樂觀,他們認為,目前半導體產品銷售趨緩是因為庫存太多,以及最終產品市場的需求不振,估計庫存到今年第三季末時可以調節完畢,而最終產品市場在今年下半年可望改善。

至於持悲觀看法的分析師,則表示還看不到可能好轉的跡象。

在全球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半導體產業一時還看不到回春的情況,能在這段沈潛期好好固本,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廠商,才能撐過谷底,並且在景氣好轉時,比別人更早抓住市場竄升的力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