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給新業者經營空間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1-04-01

瀏覽數 16,500+

給新業者經營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1 / 4月號雜誌 第178期遠見雜誌

Q:分析師指出,從美國1996年開放固網市場以來,所有民營業者的市占率不過5%,也就是固網是先到先贏的行業,這種情況會在台灣發生嗎?

A:這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時空背景。1996年寬頻光纖、網際網路還沒有發展得如此蓬勃;反觀我國這次開放民間的固網系統,主要是以寬頻、光纖為主,傳輸的是影像、數據,並與網際網路結合,而不只是窄頻的語音傳輸,這代表著電信業產品的革命和材料的革命。

fiber to home(光纖到戶)這個觀念二十年前就已經是固定網路的發展目標,光纖傳輸的是光,銅導線傳輸的是電,光的速度比較快,不受訊號干擾,體積較小,傳輸效果品質更好。因此,雖然中華電信的市話系統已經有52%的人口使用率、將近一千兩百萬人口的市場,但並不表示就沒有再發展的空間。初期新業者必須投入建設,花費的成本較大,但並不必然是所謂的「先到先贏」,既有業者也必須加強光纖的架設,更新原有的網路,要不然就不能滿足因網際網路發展所產生的新需求。所以,我覺得電信產業在與資訊、電子、網際網路結合之後,面貌已與原本的市話系統完全不一樣了。

Q:三家民營固網業者第一年營收預計50億左右,市占率4%至5%,你認為明、後年成長性如何?

A:現在還很難評估,固網工程建設的速度與市占率有絕對的關係。此外,還包括客戶對於新的通訊服務以及轉換系統的接受度,我估計在頭一、兩年成長會比較慢,因為基礎建設的速度比較慢,而且你要做宣導,很多人對於光纖到底能做什麼還不太瞭解。所以這還是整個市場接受力的問題,能否造成需求?你的宣導、廣告效應都有關。固網實際上是生活化的商業產品。

降價只是初期策略

Q:民營業者接連宣布優惠費率方案,中華電信反擊得非常快,降價幅度也超乎預期地大,到最後是否會變成殺價競爭?

A:一般電信客戶在開台初期可能覺得價格是很重要的因素,可是你會發現價格降低到某個程度後,已經不是最有利的競爭因素了,反而是你的產品品質、服務品質,以及提供的多樣功能比較重要,到時消費者會依其需要選擇不同的銷售package,而不只是在意價格。

電信事業民營化與自由化之後,變成競爭的商業化產品,剛開始一定會有降價的效應出來,幅度大、小自然會有市場法則來調節。我認為,公用事業開放自由化之後,既有業者享受過去它獨家經營時所得到的利益,新業者加入之後,政府應該對價格的訂定有所規範,要不然它降個價,新進業者總抵不過國營事業吧。既然抵不過,你又何必開放民營、把幾個民營業者打垮,又何來市場競爭?

因此,要有基本的公平競爭培養期,怎樣界定公平競爭的角色、立場與條件?電信這種獨占事業應該要開放自由化,競爭的合理性很重要,其他,就看民營業者個人的經營能力的好壞來決定存續。但是這不是保護,就好像打拳擊的大學生和剛學拳擊的小學生,體型、經驗都有差別,你叫他們怎麼比賽?所以要給新的經營者基本的經營空間,不能惡性競爭,如果價格已經降到讓新業者沒有利潤空間了,一定無法經營嘛!因為之前獨占時價格很高,所以既有業者基於回饋的降價是合理的,不是來惡性競爭、來扼殺新業者的。全世界業者都有一個profit margin(利潤率),要有合理的經營利潤嘛。再說,中華電信已經四、五十年了,設備也折舊完了,成本結構不同,立足點原來就不同,因此要有合理的遊戲規則。

Q:中華電信如果沒有降價,客戶不就流失掉了?

A:面臨新的競爭,它一定會降價,我們不否定它的作法,但是要有合理規範,重視市場機制,尤其在市場剛開放的初期。

Q:怎麼說?

A:它如果看民間業者要開台了,就先降價先來個下馬威,你們要開台了,我馬上先降價,逼得你們喘不過氣,那我們又一定要比它低啊,再殺一波,何必呢?這就是惡性競爭。這會有什麼效果?民營業者初期一定很困難,因為成本非常高,而且固網客戶跟大哥大不一樣,當初行動電話只有6%的客戶,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但固網普及率已經52%了,跟全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已經很高了,兩者面臨的經營條件不同。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Q:你覺得民營業者目前為止受到的待遇公平嗎?

A:基本上我覺得自由開放市場沒有所謂的公不公平,只要法律規定合理,各憑本事。我們不要求保護,但我們要求合理的機制,要不然如果真的惡性降價,我們又能怎麼辦?

Q:以中華電信目前這種態度,怎麼跟他們溝通?

A:我剛剛講的是通盤性的情況,而不是說中華電信已經有這種情況,開放電信市場已經不是第一天了,過去中華電信都滿支持民間的,大哥大業者跟他們的溝通還滿順利的。

Q:台灣固網鎖定的客戶是寬頻和企業用戶?

A:我們要求的是全光纖的寬頻網路,以我個人經驗,電信事業發展帶給客戶的,品質永遠第一,第二是客戶服務,再來才是價格。沒有好的品質,價格再低也沒有用。價格在所有產業競爭中是最後的因素,請問一下,哪一家會允許別人比我便宜?都不會嘛,價格也許是最刺激性的,但能刺激多久?

Q:其他業者指出,現在三家民營業者可能多了點,一場價格大戰打下來,最後可能只剩兩家、甚至一家,有可能廝殺到這種地步嗎?

A:很難講,這是市場結構的問題,允許幾家由市場機制決定,多不見得壞,少不見得好。電訊、電子、媒體產業合併是很普通的事,國內將來會演變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大哥大業務剛開始時,兩個全區、六個單區,現在不也是合併了,或是策略聯盟嗎?如何把市場做到最大的極限,這個產業就成功了,才有公司、事業體的成功。

Q:新世紀資通有新加坡電信技術支援,東森寬頻則是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也有有線電視上網的客戶,你認為台灣固網最大的優勢有哪些?

A:我們公司最大的優勢在於同仁,腳踏實地,認真努力,我們能夠滿足客戶要求、品質做得很好。當然外來的技術支援是有必要的,但我們自己本身有很多國內的專業人才,擁有經驗、技術基礎,這已經是很好的利基,最重要還是靠同仁的努力。我們缺點也很多,但是只要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警覺,尤其服務業一定要靈活、腳踏實地。

Q:台灣固網資本額900多億,光是利息收入每年就有50億了,如果只看本業,何時可以損益平衡?

A:我現在沒有辦法答覆,第一年是我們最重要的評估年,大家開台以後,大概明年第一季就能比較明朗,看得出來固網產業在台灣發展會演變到什麼程度。

Q:在那之前是不是虧損的情況?

A:盡量做到不虧損,這是我們的營運目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