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國就業市場傳來令人興奮的消息,受益於連續十年的景氣擴張,美國失業率創下半個世紀以來最低。
不過,《彭博商業週刊》卻指出,對於接下來的發展,美國經濟學界少有人笑得出來。這是怎麼回事?
《彭博》指出,上一波景氣擴張(1991年到2000年),美國在39個季度當中,GDP規模成長了43%;但從2009年到2019年6月,美國GDP僅僅成長了22%。同樣十年,成長差距近一倍。
更重要的是,這波景氣成長果實較利於資方。勞工階級占全國收入比例,由2009年的68.9%,微降到66.4%。
景氣成長理應帶動物價上漲,不過,美國通膨一直維持在低檔的2%,這點在購物時是好消息,但經濟學家看法截然不同。
此外,若景氣大好,理應升息,但目前美國利率仍維持低檔。由於美國與中國、墨西哥的貿易爭端激起的連帶效應,聯準會也暗示,9月可望調降利率。
在此同時,多項景氣先行指標也透露了不尋常的味道。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掉到2009以來最低等。在十年虛胖成長後,美國景氣是否即將邁入衰退期,或許不久可見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