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陸留學生向台灣獻策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88-01-01

瀏覽數 17,450+

哈佛大陸留學生向台灣獻策
 

本文出自 1988 / 1月號雜誌 第019期遠見雜誌

每年秋天回威斯康辛教書的一個收穫,就是可以在美國的校園中,與大陸留學生討論中國未來發展及前途的種種問題。

在美國的大陸留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有沉重的經濟壓力、課業壓力及調適壓力。但是在那些人才匯集的學府中,一些頂尖的大陸留學生,超越了這些壓力,把他們的焦點集中在中華民族的遠景上--如何把中國變成一個民主的、富裕的、受人尊敬的國家。

當我於去年十一月及十二月去柏克萊及劍橋講「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時,就遇到了一些優秀的大陸留學生。他們最常問及的問題是:「台灣如何對付物價上漲?」「台灣怎麼會累積了這麼多外匯?」「台灣人口這麼多,為什麼沒聽說有什麼失業問題?」「台灣如何達到了所得提高而財富又不集中的境況?」

這些問題正是中共四十年來一直面臨的大難題,最近大陸上一般物價的上漲率達二0%,北平市剛宣佈豬肉及糖又要恢復配給。大陸的就業問題一直嚴重,外匯又短缺,所謂「共產主義社會」,事實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少數特權階級剝削大多數非特權階級的社會。

大陸留學生的恐懼

這些在美國東西兩岸深造的大陸留學生,反覆地告訴我:「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中共在一夜之間統一了台灣與香港,在沒有外在的挑戰與壓力之下,中共領導階層就可為所欲為,中國人就會陷入萬韌不復、永無翻身之日的地步。」因此,他們認為:「台灣不能獨立,它的存在就是中共的剋星;台灣不能守成,它的進步才是中國的希望。」

在一位朋友的安排下,去年十二月初的一個中午,在哈佛校園附近的一所中國餐廳裡,聚集了六位在哈佛深造的大陸留學生。他們都急切而真誠地要為台灣獻策。其中一位反覆地說:「台灣好,大陸才可能好;大陸好,中國人才有好日子過。」

這群大陸研究生,都飽經風霜,都有他們的歷鍊、辯才與看法。讓我以他們的語氣,把他們在三個多小時的交談中,對台灣的建議,歸納成八項:

(一)台灣應當向北平說:如果真要推行「一國兩制」,那麼台灣的發展模式不應當限於台灣。北平應當要有誠意撥出幾省,如沿海的福建、浙江,讓國民黨來治理。這樣在大陸的中共領導人與人民就能更真切地看到:中共的那套制度是死胡同,非改革不可。

海峽兩岸和平競爭

一位專攻政府行政的大陸研究生語重心長地說:「對大陸老百姓來說,「誰」來統治不重要,「如何」統治才重要。」

(二)中國當然要有政黨政治,但第一步雙方應當接受「一國兩制」的可能性。由國民黨與共產黨(以及其他的小黨)和平競爭,讓全國人民投票決定,海峽兩岸不要以武力解決問題。

一位在北平參加過學生運動的學生領袖說:「年長的一代現在都在說,今天的共產黨比解放前的國民黨更得不到人心。」他又補充:「以國民黨在台灣的成就,至少在大陸沿海幾省,現在足可以在投票中擊敗共產黨。」

(三)台灣既然已經決定開放探親,對三通(通商、通郵、通航)也要開放。透過三通,新的意識型態、新的做法才能帶回大陸。

台灣要有足夠的自信感化大陸,而不要怕被大陸感化。一位研究生激動地說:「大陸什麼都不行。大多數領導人只會吃飯,我兩歲的時候就會吃飯了。」另一位接者說:「除了武力,就是一個紙老虎。」

免費報名 | 9/27(六) 東方花藝大師凌宗湧 帶你感受每日美日的生活美學

(四)台灣的經濟成就以及那些做法,應當要不斷地輸入大陸,尤其私人企業方面的成就。也許透過香港,有關台灣經濟發展方面的書及雜誌,可以設法運到大陸去。也應當鼓勵在美國教書的中國學者回大陸講授「台灣經驗」。此外,也應當讓大陸研究經濟、社會、政治問題的學者去台灣開會及訪問。

大陸現在流行一句話「十億人民九億商,齊心協力騙中央」。這是多可怕的寫照。這也正反映出台灣經驗對大陸改革的參考價值。

(五)在與大陸的競爭上,台灣已經佔了上風,佔了上風就不需要醜化大陸、譏笑大陸。同是中國人,要設法幫助他們、瞭解他們。

不久前李煥先生在台灣提出的「政治反攻」,已收在大陸的內部參考資料裡,引起了熱烈與正面的反應。台灣應當強調這種政治反攻--不是以武制武,而是非武力競爭。

其中一位研究社會學的研究生建議:「政治反攻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要孤立共產黨內部的保守勢力,出他們的洋相,使開明派能佔上風。」

(六)因台灣有七百多億美元外匯,如果能把一百億投資到大陸,會產生重大的經濟效果以及政治效果;一方面使大陸人民得到投資的好處,一方面使大陸的經濟體制受到衝擊。「凡是能動搖共產黨體制的行動都值得做。」一位研究生揮舞著手強調。他又補充:「這不是符合台灣所提倡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說法嗎?」

「少談主義,多談事實」

(七)目前據估計約有六千萬人在大陸收聽「美國之音」,台灣的廣播要再加強。胡適之先生多年前就講過:「少談主義,多談事實。」台灣的廣播要多談事實。一類是報導台灣的進步,但也可以報導台灣的一些問題;一類是報導中共領導階層的腐化與貪污,但不要失實。

「大陸上人民對這種腐化真是深惡痛絕。大陸老百姓對自然的不公平可以容忍,對人為的不公平則不能容忍。」一位北大畢業而且著作等身的研究生提高了嗓門說。

(八)在和平競爭中,台灣應主動建議:沿海人民可以相互收看電視節目,雙方的書籍與報紙可以選擇性地交流,雙方學者相互參加學術會議,雙方在國外的留學生可以去大陸或台灣短期訪問。

兩位大陸研究生都說:「回國以前,我願意自費到台灣參觀旅行一個月,但不要官方安排,或者以「反共學人」這種身份被接待。」

台灣爭氣,中國有望

面對上述八項建議,在台灣的國人可以有各種理由否定,但不能不認真考慮。細讀了這些建議之後,如果還有人認為:這是大陸留學生在為中共做「統戰」,那麼,筆者要鄭重地指出:這是嚴重地錯估了他們的嚴肅心情、民族情感、獨立判斷及個人風險。

三十餘年來,台灣的人民在對中共的瞭解上,有一項極大的錯誤:以為中共不可能如政府所宣傳的那麼差、那麼糟、那麼壞。從這幾位頂尖大陸留學生口中,聽到他們對中共政權的失望與中共改革的無望時,做為一個中國人,心情是複雜的。

在台灣的中國人必須牢記這幾位朋友的判斷:只有台灣爭氣,中國才有希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