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台商搶進長江三角洲有感
據貴刊一七四期封面故事系列報導,台商紛紛搶進大陸長江三角洲,唯恐落人之後。
商人如此急功近利,原也無可厚非,然政治人物眼光必須看遠,畢竟兩岸定位不明,貿然三通只是自找麻煩,倒不如俟大陸真正民主化後再談三通,可能比較有保障。
大陸近年來之所以能吸引台商,表面上乃是因為土地成本、工資便宜,其實不然,最主要大陸政府有心改革,且民眾在威權體制下畏懼抗爭,種種優勢凌駕台灣,台商出走自然擋不住。
相較之下,我國朝野卻不能同舟共濟,在野黨某些民意代表不斷製造八卦新聞,如此執政黨即使有心做事,又怎麼做呢?這樣的民主政治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淡水 鄧鴻源
知法何需用兵?
嚴女士連續四期在「人文關懷」專欄發表《孫子兵法》手記,以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把孫子的哲理運用到現實生活之婚姻、兩性、做人、處事,是繼其《生活兵法》大作之後,又一獨特見解,使我拜讀後愛不釋手。
一般人常以「我又不是軍人」為由,不願閱讀《孫子兵法》,其實正如嚴女士所言,「兵法是作戰方法中最具宏觀思考的方法。」
孫子本人並非好戰分子,反而是一位和平愛好者,如「謀攻篇」所言,「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的戰略是求「全」為善,此「全」乃是一種總體戰略觀,希望達到「非戰即戰」「非戰即勝」的「雙贏、全國」理想。不得已非要用兵,亦須「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思考,最後以連戰速決,解決爭端。
目前的政治局勢,朝野對峙,兩岸關係緊繃,兩岸、朝野領導者若能詳讀《孫子兵法》,則知「法」無須兵,如以全爭于天下,兵不頓而利可全。達到《孫子兵法》無「智、名」、無「勇、功」的最佳境界。
屏東縣 周泯垣
用共識解決台灣金融問題
貴刊從二○○一年一月號,改版成為兩本,將商業與人文分開,提供更多元的內容,這樣的創舉令身為讀者的我感到新奇,也深深感覺到貴刊的內容變得更為扎實。
在《遠見》BUSINESS版中的「時事熱線」,對日前台灣的金融問題有著深入的剖析,從不同的層面作專題報導。另外,也專訪了世華銀行董事長汪國華,他認為台灣不會發生金融風暴。
以本人之淺見,認為台灣的體質還是不錯,只是在面臨產業轉型與政權交替之際,難免會因信心不足而導致衍生問題。事實上,這些金融亂象還不是從「古」延續至今?不管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誰都無法逃避責任。
唯今之計應是全國上下皆有共識。台灣的金融問題值得重視,但全民的信心問題更為當務之急。
台北市 林明樺
體制內學校的孩子也能很快樂
閱讀貴刊一七五期「走訪陽明山平等國小——田園教學打造快樂學習」一文,深深覺得對孩子而言,「快樂」還是最重要的。
台灣的父母往往因為望子成龍的期許,以及家族之間互相比較的壓力,只注重孩子在功課上的表現。
許多學校老師在現行教育制度下也只著重智育發展,缺乏教學熱誠。如此一來,不但容易忽略了教育與生活的連結,也讓許多孩子失去童年的笑顏,甚至價值觀的扭曲。
平等國小的教學模式讓學習變成樂趣,證明體制內學校也可以變得活潑而多元,值得教育界人士參考。
台中 陳蕙貞
科技管理與人文兼具的遠見
貴刊在新的世紀將分為BUSINESS版與PERSONAL版兩本發行,身為熱愛人文報導的讀者,在此獻上由衷的期待。
放眼台灣的雜誌市場,不外乎商業、政治性議題,近兩年資訊科技興起,書店的雜誌架上更多了屬不清的資訊類雜誌,媒體的造神運動捧出了無數少年有成的新貴,但對於人性本質的關懷卻極難在現有的媒體上發現。
貴刊一七五期PERSONAL版封面人物卓有瑞的報導中,點出卓有瑞女性藝術創作者的角色與成就之外,更進一步帶領讀者深入卓有瑞的生活,得知她真實生活的一面,生活、創作的來源以及心理的歷程。
閱讀關於卓有瑞生活的報導,有所收穫的不只是藝術家敏感的一面,而是身為一個人與周遭環境的密切關係。
初見貴刊的新版出刊,縱然仍有些許粗糙(PERSONAL版仍夾雜有關business的報導),但本人深深寄予期待與盼望,希望未來能在貴刊看到更多有關於藝術、人文、心理探索以及社會關懷的文章。
三重 李湘婷
女人更要學習與女人共事
拜讀《遠見》二○○一年一月號「女人當道時代來臨」時,心裡別有感觸。近年來,國內的女性主管也有愈來愈普遍的現象,對一個女人來說,這的確是可喜可賀的驕傲。
只是內文最後提及,男性應該學習與女性主管相處,並從她們身上學習聆聽與和諧的共事之道,但我認為,不只男性應該學習如何與女性共事,事實上,女性更應該學習與女性主管相處。
曾聽一位男士抱怨,女主管行事風格過於謹慎、太注重「小地方」等云云,沒想到身旁另一位女性也表示,當上司是女主管時,「實在是一件麻煩的事」。
而從這個小例子上,顯示女性在職場上,除了要面對以男性領導為主的傳統束縛之外,還要接受來自於同性眼光的嚴格考驗。
其實,女性在父權社會下一樣也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而在女性逐漸嶄露頭角的今天,我想不單是男性要學習與女主管相處,反之,女性更應該學習拋開舊思想,學習用新視野與女性主管共事。
基隆 許富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