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震耳欲聾的台灣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0-12-01

瀏覽數 14,050+

震耳欲聾的台灣
 

本文出自 2000 / 12月號雜誌 第174期遠見雜誌

吾人何其有幸生在台灣!報紙上、電視裡、廣播中,每天都有新鮮事,叫人目不暇給,精神亢奮,想打瞌睡都不忍闔眼。吾人又何其不幸生在台灣!廟堂上、議會裡、社群間,每天都為那些「新鮮事」爭論不休,議題雜,分貝高,叫人肝火上升,意煩氣躁,很難定下心來做事。

遠的不說,就從「五二○」之後說起好了,先是「八掌溪事件」,後是唐飛丟官,跟著是核四存廢、股價大跌、總預算付審、跨黨派小組、政黨修好、「象神」肆虐,直到總統府「緋聞事件」,哪一件不是吵翻了天?哪一件又真正得到了結論?看來唯一有「成果」的是唐飛辭職,石頭終於搬開。但唐飛走了,難題不僅沒有走,張俊雄連立法院都進不去了。

張俊雄進不了立法院,是憲政上的一個大難題。在野黨,包括若干執政黨人士,如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認為阿扁以四○%選票的少數總統,不可能通吃政治權力,應讓在野黨組閣,以貫徹憲法「雙首長制」精神。但憲法所規範者,是否為「雙首長制」?政治人物可「各自表述」,沒有人願意放棄拿到手的權力。由此可見,這部憲法之不堪,以及當年主持修憲者之用心。

一位民進黨籍國代辯稱,修憲時他們曾提出「配套措施」,惜乎社會沒有共識,否則不會有今天的僵局。想當年「國發會」決定修憲方向,國人幾乎皆曰不可,一千多位教授連署反對,但阻止不了政治人物魯莽滅裂的野心,而造成國家今天的禍害,現在反把責任栽贓給人民,良心何在?

台灣的難題,對內,是憲政體制無所依循,是自作孽,怪不得別人;對外,是兩岸關係的緊張,也多半是「咎由自取」。

讓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今天生活在台灣的人,恐怕沒有人急著要和大陸統一,只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讓時間去解決問題。就是那些有獨立念頭的人,也應該是稍安勿躁,努力於台灣的建設,徐圖有利的「建國」時機。至於大陸,他們也放著很多事情要做,不急著要解決「台灣問題」,只要台灣承認「一中原則」,讓局勢穩定就行了。

但新、舊政府似乎都看不清這一點,都在兩岸問題上擺明一種挑戰的態度,弄得劍拔弩張。眼下台灣人心不安、社會浮動、資金外流、股市大跌,以及很多內部難題,多半肇因於此。「跨黨派小組」領導人李遠哲,最近力促執政黨凝聚一中共識,認為兩岸談判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一邊。李遠哲誠然有聲望、有影響力,但能保證一定有人聽他的話嗎?

很多事,尤其是憲政與兩岸,都還會繼續吵下去,也會愈吵愈烈。大家用嘴巴多,用頭腦少,吵歸吵,問題還是不能解決。而且將來多半會回到歷史規律,「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哀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