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們下半年就要釋股了,投資人和分析師對你們的期望很高,有些人股價看到新台幣一百五十元,有些說三百元,甚至還有看到六百元。你們在民營化後會有怎樣實質的改變來符合投資人的期望?
答:電信是現在最熱門的兩個領域基礎,一個是行動通訊,一個是網際網路,這兩個高成長的領域又有結合的趨勢,成長的力量非常大。中華電信正好在這些方面都有經營,所以我覺得民營化之後我們一定要好好應用這些基礎。發展行動通訊,可以有寬頻、窄頻,可以有voice(語音)、data(數據),也可以提供客戶很多需要的服務,這我們一定要好好去做。另外,Internet結合寬頻上網,把客戶和我們公司的value(價值)創造出來。
問:中華電信過去幾年每股盈餘平均都是五元,你認為將來成長性有多少?
答:EPS(earnings per share, 每股盈餘) 我們當然會盡量維持,但是我們民營化的過程中會提撥一筆年資結算金,過去已經提撥七、八百億了,還不夠四百億左右。這個是民營化過程中的費用,投資人都會瞭解。以後我們會開發新業務、控制成本來創造獲利。
問:中華電信民營化後,如何在國內、國外增加影響力?
答:民營化的目的是讓我們經營鬆綁,對於事業的經營就比較有彈性,包括網路建設、行銷、客戶服務各方面,會有比較多的作為。我們希望能多跟相關產業結盟,像現在很重要的e-business(電子商務),透過我們的基礎架構來發展。另外,大家談未來的客戶需要很多多媒體的服務,多媒體服務需要content(內容),這個部分我們現在比較難做,以後也可以透過策略聯盟合作來加強。
問:所以你們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市場是電子商務?
答:這個是我們要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我們現在要到國外投資,也牽涉到國營事業的限制,最多只能跟人家有業務合作。跟新加坡電訊一起發射衛星是很特別的情況,我們要到國外發展還是要等到民營化以後。目前法規、預算各方面限制讓我們動彈不得。
問: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八十七年度你們行動電話的投資報酬率是一六五%,國際電話八四%,長途七九%,市內不到五%,那HiNet已經賺錢了嗎?
答:應該沒有虧錢才對,我問了數據分公司,他們說賺了一點點。寬頻上網我們和國外公司一樣採取單一費率,一般撥接上網則是依照時間計價,對我們經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網路服務提供業者)比較有利。
問:這些營業項目當中,未來哪一個成長性最高?
答:高成長的領域是行動電話、數據和網際網路。
問:民營大哥大業者競爭得非常厲害,你們如何面對他們的挑戰?今年定的客戶數是多少?
答:中華電信要維持競爭力,最基本的,網路容量要跟民營業者一樣快速建設。他們有很多彈性,一句話廠商就可以交貨,我們還要層層核報,速度、效率上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有 red tape(繁文縟節)在前面。人家是跑百米,我是跑高欄,民營化就是要把高欄撤掉,大家跑百米就跑百米,一起來比嘛。我們希望今年客戶能超過四百五十萬,但前提是網路要拓寬。
問:你們受到很多束縛,可是民營業者認為中華電信在費率的調整占有很大優勢,你的看法呢?
答:他們要降也可以,並不是我們降價他們才可以降。他們市占率比我們強,獲利這麼高,看了嚇一跳。他要當price leader(價格領導者)很容易。他們做了很多事情(指送手機等促銷方案),大家認為理所當然,中華電信一動就是天大的事情,我們做生意的限制太多了。
問:行動電話市場開放不過兩年多,你們的占有率從百分之百掉到三成,你們擔心嗎?
答:當然擔心啊,我們網路再不建設就不要做了。
問:民營化的成效何時可以看到?
答:今年只釋出三三%,根據國營事業管理法必須降到五○%以下才算民營,整個成效要等到明年才看得到。
問:國外你們比較看好哪些市場?
答:如果是參與電信事業經營,亞洲地區比較優先考量。如果是Internet方面的發展,除了亞洲外,我們會看先進國家很多新的發展。譬如我們在八十八年度的預算裡本來有一個轉投資項目,是到美國去投資一個Internet的小公司,很可惜後來立法院審查預算時沒有通過,使我們喪失那次投資機會。你知道,後來那家公司上市了,股價翻了好幾翻。(呂學錦沒有透露是哪家公司)像這種機會如果我們是民營公司早就可以做了,對不對?
問:你們電信研究所人才濟濟,有民營業者來挖角嗎?
答:有一千三百位同仁,其中博士一百多位,碩士八百多個,素質是滿高的。我們流動率很低,一直維持三%左右。電信研究所的工作有延續性,成果馬上用到電信事業,大家有成就感、士氣很高。
問:你將來要把公司帶往什麼方向?對公司的規劃是什麼?
答:現階段是讓公司順利轉型,分成三部分:從獨占變成競爭,要改成是在競爭的環境經營事業;從國營轉成民營;我們的網路也在轉型,現在電話成長比較慢,數據成長很快。我們這種傳統的電信公司將來在以數據為主的網路裡面要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