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總統大選揭曉之夜,激憤的中國國民黨黨員和民眾,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門,搖旗怒吼,要求李登輝立即辭去黨主席的職務,為國民黨的敗選負責。
這次選舉,陳水扁得了將近四○%的選票,宋楚瑜得票約三七%,連戰只得了二三%。輸得如此之慘,失民心如此之鉅,對百年老店的國民黨來說,真是情何以堪?而選後的國民黨,雖或不致於立即瓦解,但分崩離析的窘境,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國民黨有今天的下場,這筆帳雖未必全應記在李登輝頭上,但李登輝應負極大責任則應無疑義。蔣經國把黨和國家交託給李登輝的時候,台灣大體上還算一個小康局面:經濟欣欣向榮,社會安定,國際上無大風波,兩岸關係平穩進展;李登輝只要在舊有秩序上,掌穩舵,在安定中求繁榮就行。但李先生不此之圖,甫上任就搞內鬥,從李煥、郝柏村、趙少康、王建 、林洋港,以迄宋楚瑜、劉松藩和鍾榮吉等人紛紛求去,使黨內分裂、政局不安,社會力在分化中不斷消耗。
兩蔣時代誠然不太守法,但尚不敢公然為之。就拿憲法來說,老蔣先生要連任,不敢動憲法本文,只能打臨時條款的念頭。李先生就比較有「膽識」得多,為了擴權,為了連任,幾次修憲無不有「毀憲亂政」的痕跡。尤其去年縱容國代延任,更是大失人心。
兩蔣時代的政風雖也有可議之處,但政商分途,不使合流;而對於貪污案件,大體上也能秉公依法處理。而李先生執政的十幾年,政商勾結和黑金政治的深化,使貪污幾乎變成正常與合理的現象。不僅腐蝕了政治良心,更失去了人民的信心。黨提名候選人連戰競選口號的「六大主張」中,「徹底消滅黑金」和「徹底消滅貪污」就占了兩條。但百姓對國民黨已失望透頂,不再給它機會。
所以說,國民黨這次失敗,社會大眾感到驚訝或惋惜的人並不多;因為大家知道,以國民黨這樣的作風,失敗是早晚要來的。再說,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的談話,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等等,他對國民黨有多少感情,實在難說。他做了黨主席,只是歷史的偶然,在他內心,也許不覺得對國民黨負有多少責任。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國民黨失敗了,如能認真檢討,決心改過,未來仍有再起的機會。但是觀乎黨中央檢討敗選的八點原因,頭兩項居然都歸咎於宋楚瑜的「執意參選」,而完全規避了渴望改革的民意。這樣慘重的失敗,竟然還粉飾依舊,敷衍依舊;百年老店,若是店東一心想關門,顧客也愛莫能助,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