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傳統媒體的大煩惱:該不該加入Apple News+?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19-04-05

瀏覽數 20,050+

圖片取自Flickr, Kevin Hale, CC BY 2.0
圖片取自Flickr, Kevin Hale, CC BY 2.0

蘋果推出新聞服務 Apple News+,邀請媒體出版業者一同站上蘋果這個龐大的數位舞台,但此舉卻讓許多老牌媒體望而生畏。由於蘋果不提供用戶數據回饋,加上收入分配爭議,他們只擔心蘋果會奪走百年基業,以及長久以來媒體與讀者之間建立的關係。不過有媒體記者認為傳統媒體擔心過度,讓蘋果當中介人其實更有益現在搖搖欲墜的媒體生態。

9to5mac 報導,美國報業龍頭《紐約時報》不加入 Apple News+,理由是擔心媒體失去對自己產品的控制權,他們不願意將讀者與紐時內容的直接關係讓給蘋果,現在《紐約時報》數位版一個月訂閱費用為 15 美元,《華盛頓郵報》也不參加。但是美國另一家全球性的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決定加入蘋果。

對此,科技媒體記者 Simon Owens 觀察讀者行為,認為透過應用程式讀新聞的行為並不會影響到官網直接訂閱的意願。他的理由是,大部分讀者的線上閱讀都透過電腦,但 Apple News+ 主要是在手機或平板看,兩者並不衝突。且現在讀者接收新聞的管道非常多,有人從社群媒體取得,有人是官網,有人是看電子郵件,這些人取得新聞的方式不會與 Apple News+ 重疊。

此外,《華爾街日報》選擇聰明的合作模式,只提供 Apple News+ 特定內容,而且僅限 3 天內的新聞,所以日常工作重度仰賴新聞的人,並不會以 Apple News+ 取代官網訂閱。而關於蘋果不提供讀者數據給出版業者一事,他也認為這並不奇怪。

他舉例,當有人在機場商店購買《紐約時報》印刷版時,商店也不會將購買者的信用卡資訊和電子郵件地址給報社。他說「與客戶建立直接關係是件好事,但很多成功的媒體公司都是在沒有這種關係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一開始總是抗拒,但最後都會發現共生的好處。譬如唱片公司也不喜歡串流音樂平台,但是串流音樂平台實際上增加消費者每年的音樂花費金額,扭轉音樂收入長達十年的下滑趨勢,現在音樂產業的高層多樂觀以對。

與 2000 年初的音樂產業一樣,媒體出版商現在也面臨一樣的考驗。過去幾年傳統媒體好不容易熬過免費的數位浪潮,開始建立收費制度,無奈又面臨蘋果、Facebook 等社群網站獨占龐大用戶優勢的進逼,到底成立超過 150 年的《紐約時報》面對科技轉型,堅守崗位的政策是對還是錯,對於關心內容產業的人來說應該會是一場好戲。

  • 本文轉載自2019.4.3「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